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體內積水問題一直是腎衰竭患者的「大敵」,以往在出現水腫情況,才發現體內有過多積水,令患者更高風險患上心血管疾病。香港中文大學在2009年率先引入簡便而敏感度高的非侵入性生物阻抗多頻譜技術,可以在患者未有表面積水症狀前,預先發現體內積水的情況,改善腎衰竭病人的心血管健康。
用生物阻抗多頻譜技術助評估
在傳統檢測中,往往要待患者出現足踝關節水腫及頸靜脈壓過高等明顯症狀時,才能發現體內有過多積水。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臟科主任李錦滔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率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以生物阻抗多頻譜技術,為腎衰竭患者檢測體內積水。此技術以兩個電極連接到病人的手和腳,測量50個由5千赫至1,000千赫的頻率來確定身體的電阻,測量病人體內和細胞外的水分,有助醫生評估病人體內積水及提升治療質素。
李錦滔的研究團隊為122位平均年齡60歲的腎衰竭病人檢測,其中44%患者有糖尿病,在測試前他們都沒有體內積水的表面症狀。通過檢測後發現88位病人體內有超過1公升的積水,而當中有25位有超過5公升的體內積水。
男性糖尿病和血壓高的患者往往有較嚴重的體內積水,醫生會建議患者減少攝取鹽分和液體,亦可利用澱粉類多糖腹膜透析液幫助清除病人體內積水,從而紓緩病人的血壓和心臟衰竭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