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培養與推廣 香港藝術中心 為文創打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

 1977年營運的香港藝術中心,19層樓的建築中,匯集了劇場、電影院、展覽館、咖啡廳、書店、餐廳及辦公場所。每個周五,你還可以到中心門口的戶外空間聽聽獨立樂隊的演奏,或者盤腿在地上看一場舞蹈。說它是創意發生地,一點不為過。

 最特別的是,香港藝術中心並非政府主持的非牟利文化機構,而是秉持著由民間發聲、推廣當代文化藝術的自負盈虧組織。既要考慮中心的經濟利益與持續發展力,又要堅持藝術品質,同時還要兼顧文化藝術孵化器的角色。小小的一個藝術中心,就是文創產業化的一個縮影。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香港藝術中心提供

香港文創很Hybrid

 龍應台說,台灣文創的特點是其親近土地的「泥土性」。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女士則說,相比之下,香港文創的特點用「Hybrid」(混雜)一詞來形容最適合不過。「香港很多元,這就是香港的特色。台灣曾經有荷蘭和日本的統治,但他們本身的中國的文化很強,到最後你不會很察覺荷蘭文化元素,日本元素就很明顯,但日本也畢竟是東方文化。香港呢,我們講廣東話,我們看中文,但是某程度上,思維模式又很西方,混雜得很好。香港的茶餐廳不就是最好的代表嗎?最有趣的是,我們很喜歡把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既看到香港的特色,又隱約見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力,融合得很好。簡單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中英文夾雜下的自然生態中,可能有人覺得我們不中不西,但這『西』其實不只是西方,而是各種文化,我們吸收了很多不同的養分,創造出自己的文化。」

 從九十年代開始,香港也漸漸注意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性,發展到今天,林淑儀覺得應該把文創、文化交流與文化推廣結合起來看待。在她看來,要談文創,首先要談文化,「文化有修養的過程,鞏固了之後,從中產生了一些物產,有產值出來,而這個產值不只能幫助經濟的發展,更能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我就覺得它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不是只講錢,而關乎其中的核心價值。如同藝術中心正在舉行的「普普狂熱」展,大家都喜歡普普藝術,然而它的發展,不只要有藝術品本身,還要有評論、有市場、有觀眾、有收藏家,環環相扣,才能實現產業化。成為產業後,它也不只具有商業價值,而是有其文化內涵。「當你想起普普藝術的時候,就會聯想到美國的文化,這是緊密相連的。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產業,帶動經濟之餘,也加重了其中的文化形象。」

文化藝術孵化器

 對林淑儀來說,發展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是培育文化,以及打造環境。自負盈虧的藝術中心,自然要關注經濟效益,但如果只重視經濟效益而不推動新的創作,其實反而難以為繼。中心在策劃每個項目的時候都十分注重自身「孵化器」的角色——培養藝術家,讓他們能持續創作,也幫助他們走向更大的市場。「我們就是孵化器,不論是在流動影像、還是視覺藝術方面。藝術人才被學院培養出來後,我們就要培養觀眾,有觀眾才有贊助商願意投資,有觀眾也才有市場。但是藝術家要繼續成長,我們就需要找資金回來繼續支持他們。」新的藝術家發表作品,需要大眾的認同,藝術中心就致力於提供平台,比如「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就為全城的影像達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而中心中從小型到中型、具梯度的表演空間也為新的劇場作品或小劇團們提供了實驗與展示的不同選擇。

 藝術家在藝術中心中成長,其中一個成功例子就是詹瑞文的「PIP」(前身為「劇場組合」)。「當年詹瑞文和我們合作,進駐藝術中心五年。他之前有政府的資助,後來和藝術中心一起商量,看如何才能把自己產業化,產業化後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東西、推廣戲劇藝術,能夠吸引大量的觀眾,票房也可以養活自己,劇也可以成為長演作品。後來他很成功,現在也離開了藝術中心,繼續其他的計劃。」現在的PIP不僅涵蓋劇場創作,也涉及電影、音樂、藝術學校等,從藝術輻射到生活,實現了自身的產業化過程。

 現在藝術中心則在和劇場導演鄧樹榮合作,摸索如何將形體喜劇《打轉教室》打造成為一齣香港的固定演出戲劇,長期吸引觀眾。

 藝術中心也著力培養從事影像創作的藝術家,其中一個成功例子就是拍攝《大藍湖》的曾翠珊。曾翠珊是第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ifva)的得獎者,《大藍湖》是她的第二部長篇作品,也是藝術中心首次參與監製的電影。電影講述導演老家西貢蠔涌村的故事,裡面穿插村中老居民的紀實性訪談,其中很多人都是海外回流。曾翠珊憑電影奪得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及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之評委會特別獎。林淑儀說,藝術中心在電影的籌備、募款、拍攝、製作及宣傳方面都提供了協助與支持,也推動影片到外國參加影展,力圖為藝術家在歐洲打開新的市場。「電影裡面有香港的歷史和文化,其實已經是一種文化交流。今年是香港回歸15周年,這條片正在歐洲播著,也會去台灣播放,展現很原汁原味的香港。我們也借此提出一些思考:香港除了合拍片外,很本土元素的片子是不是仍然可以成為未來的方向?」

相關新聞
創意好生活(四) (圖)
培養與推廣 香港藝術中心 為文創打氣 (圖)
動漫產業潛力驚人 (圖)
王蒙 文學獎對於文學的意義有限 (圖)
書評:圖書館的陰性意象 (圖)
書介:快思慢想(軟皮精裝版) (圖)
書介:The Little Black Jacket: Chanel's Classic Revisted (圖)
書介:我是盧廣仲耶:100種熱血生活週記 (圖)
書介:闖關東的愛爾蘭人—一位傳教士在亂世中國的生涯 (圖)
書介:噪反Ⅱ:問與答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弶港漁俗 (圖)
琴台客聚:盡忠報國
翠袖乾坤:殺人於無形
跳出框框:中文書店
生活語絲:參加兩代婚禮
思旋天地:「量入而出」
網人網事:相見?還是懷念?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