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細說新語:拼音字母詞音形爭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29]     我要評論

 談起內地的「漢語拼音字母詞」,筆者發現近年在網民自由發揮、創作,加上流行文學作品中時有出現,甚至中小學生在作文中也使用起來,令這類詞發展相當迅速。不過,對於這個漢語詞匯新成員的性質、應用等,還存在相當多的爭議。

逾七成讀者依英字母讀音

 首先是讀音問題。一般來說,多數人都是依英語字母的讀音來讀的,有人曾做過調查,發現逾七成讀者都是讀作英文字母的,這似乎是「大勢所趨」。不過,有人則認為,「漢語拼音字母詞」既然源自漢語拼音,那就應該按此來讀。問題是漢語拼音字母的讀音也頗複雜,《漢語拼音方案》分為字母表、聲母表和韻母表,讀音各有不同,例如「B」在字母表中名稱為「ㄅ︱ㄝ」,在聲母表中則標記為「ㄅ玻」,究竟應以哪個為準呢?加上內地早已不使用注音字母,許多人已看不懂「ㄅ︱ㄝ」的意思。

「RMB」應讀為「人民幣」

 更有人認為,這類詞只是表音符號,應按其中文意義來讀,例如「RMB」應讀為「人民幣」;VCD唸成 「wei1 sei1 de1」(拼音) ,但是與原有的 「we see dee」(英語發音) 相差很大,除會引起誤會外,也變成笑話。

 書寫則是另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會使用大寫字母,但也有人使用小寫字母如「jj」,或是大小寫混用,如「Haha」(哈哈)。網民更是隨心所欲。有人調查過,對官方統一的「漢語拼音字母詞」多數使用大寫,而口語化的或戲謔性的則用小寫或大小寫混用。對於如何運用大小寫,目前好像還沒有明確的規範。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

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鄒嘉彥主持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學童減教席少 63%準教師諗轉行 (圖)
教局:年千空缺可納新血
200萬人捱「長痛」 九成拒請病假 (圖)
中大工程院17教授膺HKIE資深會員 (圖)
教學有方:「破窗理論」年輕人成長適用
升中「減派」數據 倡統一發助選校
適齡青升大率 5年增逾四成 (圖)
家計會免費講座 周末談性教育
科大海外生多猛人 薩國女狀元慕名來 (圖)
異國尖子學成後擬報效國家
14歲女神童升中大 盼解世界謎團 (圖)
理大表揚訪港6內地傑出學人 (圖)
細說新語:拼音字母詞音形爭議
大專普通話辯論賽中大奪冠 (圖)
余振強校雲浮捐建書室 (圖)
保護區如虛設 自然界命嗚呼 (圖)
概念圖:自然保護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