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九巴昨日向運輸署再申請加價8.5%。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香港通脹依然高企,交通費成為市民一大負擔。但九巴卻自去年5月平均加價3.6%後,昨日向運輸署再「獅子開大口」,申請加價8.5%(較財政司長預測今年通脹3.9%,還要高出1.2倍),平均每程車費加0.53元,期望明年初實施。假設載客量不變,每年票價收入將增加5億元。九巴董事總經理何達文指出,由於載客量一直下跌,加上工資及油價等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以致今年上半年錄得除稅後虧蝕1,520萬元,預期虧蝕將繼續擴大。他又將加價歸咎於線路重組進度受阻,其中去年向運輸署申請涉及156輛巴士的路線重組,只獲批2輛,期望加價後於明年內達到收支平衡。
九巴對上一次申請加價是2010年7月底,申請加幅高達8.6%,最終獲批准加價3.6%,並於去年5月生效。何達文指出,近年本港鐵路覆蓋範圍不斷擴充,九巴載客量亦由2002年高峰期的每日310萬人次跌至現時的260萬人次,車隊數量亦4,400架次減至3,900架次。
每程均加0.53元 彌補油貴客減
何達文指出,各項營運成本均持續上升,燃油價格自對上一次申請加價至今已上升逾40%,薪金亦累積上調9%,已分別佔去今年上半年營運成本的23%(7億元)及48%(14.2億元);同期間隧道費亦上調5%,去年加價3.6%不足以抵銷營運成本增幅。他舉例指出,以2010年九巴票價收入100元計算,總成本為98.4元,仍有微利;但相關收入現時卻跌至97.2元,經營成本則升至105元,縱計算3.6%額外票價收入後仍要「倒蝕」。
何達文表示,九巴目前有70%巴士路線虧本,加上路面擠塞情況愈來愈嚴重,「塞車令龍翔道的平均車速由2005年的每小時49.3公里大幅減至2010年的29.7公里」,整體平均行車時間增加16%,且重組路線面對地方阻力,未如理想,「迫不得已」下須透過加價來達致收支平衡。
已考慮市民承受力 稱「迫不得已」
對於同屬載通旗下的龍運巴士今年上半年錄得1,530萬元利潤,足以彌補九巴的虧蝕,何達文指九巴與龍運屬不同專營權,並不存在專營權互相補貼的道理。他又強調,以過去兩年8%的通脹率計算,今次申請加價8.5%已考慮通脹因素及市民的負擔能力。
他強調,九巴過去兩年一直致力開源節流,其中今年上半年錄得的5,480萬元廣告收入,已較2010年同期增加13%。他又謂,九巴將繼續投放資源提升服務,包括未來5年斥億50億元,購買1,800部歐盟第5代或以上型號的環保巴士,以及提升轉車站的設施等。
運輸署收到九巴的加價申請後,會按一貫做法處理,審核時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公眾接受程度及負擔能力,並在諮詢立法會及交諮會後才向行政會議提出建議,由行政會議會同行政長官審批。
新巴及城巴發言人表示,暫時無加價計劃,會繼續密切留意經營環境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