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花園街商販感嘆,市民購物愈趨謹慎,人流亦大不如前,生意有減無增。
花園街慘劇一周年,當日的受害者,除了死傷者,尚有在該處擺賣的檔販。這一年間,他們活在火災陰影下,心理壓力極大,終日擔心意外重臨;生意亦受火災影響一落千丈,跌到只有火災之前的一半。雪上加霜的是,遇上經濟氣候欠佳,港人購買慾大跌,但商販堅持死守,寧願想辦法掙扎求存。
「見到個『火』字都驚!」花園街販商協會主席黃培清在大火一年後仍心有餘悸。黃培清在大火後失眠了好一陣子,現時只要半夜電話響都會勾起當日情境。他表示,這一年來花園街的檔販都艱苦經營,「檔口面積細了,擺不了多少貨,吸引力大降,而且通道擴闊後人流再多都顯得冷清」。他和檔販都不敢抱怨,努力配合當局要求,但仍然有控制不了的情況,「那些由商舖伸到檔口上的簷篷不屬於攤販所有,卻算到我們頭上,連累我們被指摘」。當日他曾表示會聘請兩名護衛強巡邏,最終沒有成事,「成本太高,一個月要2萬多元,攤販連生活都成問題,實在無法支撐額外開支」,現時唯有靠一群年輕的檔販每晚自發巡邏。
要搬貨 經營時間減
朱潔嫻雖然未有因2011年的大火導致財物損失,但2010年的火災卻造成重大損失。她稱,由於2010年火災時正值換季轉涼,故特意引入大批貨物,惟所有的衣物及鞋均被大火焚毀,結果損失約10萬元,加上需額外以5萬元重新裝修檔口,「可謂傷上加傷」。
朱潔嫻稱,現時檔戶為減少被食環署檢控的機會,需嚴格遵從貨物擺放及經營的規格,每日收檔後需將所有貨物搬離檔位,實行「留檔不留貨」,防止因貨物被焚引發火災,但此做法加重排檔戶的經營負擔,不但要額外租置鄰近單位放置貨物,更要每日花時間運送貨物,經營時間減少了,收入亦減少了。她認為,加上近年港人消費愈趨謹慎,一對40元的毛冷拖鞋亦會多番議價,更遑論換季時「大手入貨」,排檔戶在多番掣肘下自然難以維持生計。
「離開花園街不知去哪」
不少排檔因去年的大火導致一無所有,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檔主表示,火災令他失去所有貨物,在警方及消防處調查期間無法另覓地點開店,只能終日在現場等候港府接濟,結果需動用約10萬元儲蓄才能勉強重新開業,現時每日亦只有約1,000元生意,僅能維持日常生計。被問及為何仍要堅持開業,他表示,為的只是一份堅持,因在花園街已開業多時,對街坊及街道均有留戀,「如果離開了花園街,也不知何去何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