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建國回到母校山東大學慰問老教師。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于永傑 山東報道) 也許在李建國工作過的各個地方,山東是他最情深的一個。這裡不僅是他的故鄉,也是他求學的地方。甚至他的愛人,也是在山東大學讀書時結識的。作為李建國的大學同窗,在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培元的印象裡,李建國對母校和師友的一片深情,四十多年來一以貫之。
睡農炕如睡己家
回憶起往事,王培元教授不禁感慨。他與李建國是1964年一同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的,並且在學生宿舍裡住對門。他說,他們這一級學生入學不久就遇到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當時中央號召大學生要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年裡的假期大部分都在農村,幫助農民耕作。李建國是魯西南農村出身,對於農民有著天然的感情。「我們一起收麥子、收秋糧,雖然是異鄉的農村,但是大家一起睡在農民的炕上就像是自己家一樣。」
低調務實顧全局
學生時代起,王培元就對李建國的沉穩細緻、低調務實印象深刻。文革初期,山東大學作為山東省第一高校也成立了各種「造反派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以後,逐漸穩定下來。李建國此時擔任了學生組織的領導職務,他周到地處理各派同學的關係,不以派系論厚薄,很快在同學中樹立起了威信。
王培元說,他們這一代同學普遍的性格特徵就是務實,而李建國是其中的代表。在私人場合同學們也會談起一些基層的情況,李建國總能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講出一些全局性的看法。
回母校深情感懷
畢業後,李建國從政,並從基層逐步幹起,他對母校和同學一直懷有深厚的感情。2012年1月,在母校110年校慶之際,他再次回到山東大學。除了視察學校的發展情況外,他又一次看望了大學時候的輔導員、老師。王培元說,李建國還特意和他的幾個老同學一起回到他們曾住過的宿舍樓,找到自己睡過的那張板床,幾個老同學談起求學時光,不禁都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