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他鄉?故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青年藝術家邵舒的旅愁思索

 他,是一位酷愛美術的青年人,繡繪出生活的色彩;他是一位攝影師,鏡頭所指、人生所在,而成為媒體的「寵兒」。他曾記錄下世博會志願者的一天,也曾剪輯過生死愛情的真諦。

 邵舒,用自己的雙腳踏出大地的旅步,行走出對原鄉的思索、對中國的認知、對世界的感悟以及對藝術人生的價值追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內地傳媒曾廣泛報道邵舒徒步之旅的人生體驗。今次,他告訴本報記者:旅愁,是一種情感,是一種對現實的冷峻掃描。他愛聽日本的民謠《旅愁》,因為它與李叔同填詞的《送別》,旋律大致相同,其實均選自美國的民謠《夢見家和母親》。所以,「旅愁之人,永遠在路上」,這是在外漂泊者的一種理想、一種心情的整合、一種信念的堅持。

只給父親三十秒——「我出發了」

 邵舒的藝術生涯,起自於自己的外公,那是一個非常健談、和藹的老人家。外公是畢業於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今天的南京大學),是一位物理學家,但是興趣廣泛,也包括攝影。因此,邵舒最早開始接觸攝影,就是從外公的言傳身教開始的。攝影的美感,與繪畫是相同的,因此,在繼續保有攝影的興趣同時,邵舒也開始涉足繪畫領域。兒時的繪畫,是一種興趣;中學時代的繪畫,是為了考試;現在的繪畫,既是糊口,也是思索人生。

 內地高考後,邵舒憑藉自己優異的藝術水準和人文修養,同時獲得了中央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四川美術學院的錄取。選擇去上海讀書,是因為他更多地希望將藝術與日常生活甚至是市場相結合,因此所學專業也是創意文化管理。這對於邵舒畢業後,將藝術投放於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進入大學後,酷愛旅行的邵舒,對「旅愁」的感悟更加深刻了。每當他決定前往一個偏遠的地方旅行、寫生時,他只在上飛機或是上火車前得半小時給自己的父親打一個電話——我出發了。記者詳細詢問,他父親聽聞愛子即將遠行的反應是甚麼。邵舒笑答,他不知道,因為急等著檢票,他只給自己的父親三十秒的時間。而他的父親,也只能夠在電話的那一頭沉默三十秒,然後輕聲說一句「路上注意安全。」或許因為父親也是知識分子的緣故,有那麼一絲理想與浪漫的色彩,邵舒告訴記者,他的理想與追求,一直都能得到家中的默默支持。

原鄉為何?——他鄉與故鄉的纏鬥

 旅愁的路途,最為難忘的經歷,是從成都,沿著318國道,步行到拉薩。這是一段兩個月的充滿驚險的旅程,但是心境上,則是一種探險與朝聖的雄渾。邵舒對這段經歷的回憶顯得很深刻。每天固定的乾糧就是三個白饅頭、兩個魚罐頭。至於飲水的問題,則是在路邊小河或山間小溪中解決。這麼遙遠的路途,有遭遇過兇徒嗎——邵舒解嘲道,兇徒沒有,但或許是有時真是自己餓昏了,自己居然將食物弄丟,飢餓難忍,最後是好心的藏民,給了他一塊風乾的牛肉。泥石流、山體滑坡甚至微型地震,都是常有的事。邵舒覺得最為驚險的,是有一日,他剛翻越一座小山丘,那個山頭就塌陷了。

 不久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了他的個人作品集《行走光影》(又名《這些年這些地這點事》)。書中記錄了他漫步於中國大地與世界各地時的創作、感悟與反思。行走於人類的大家園,雖然是地球村的時代,但是,對於觀念較為傳統的中國人而言,離開故土或是跨越國境線的那一刻,總會有一種失落感、惆悵感。

 但是,邵舒告訴記者,他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說起自己的故鄉,他對記者的回答也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我父母居住的地方,除此以外,沒有更多的含義。但是,在行走於各地的過程中,用相機或是畫筆記錄下每一個片段、場景或人物時,會出現一種「原鄉」的味道。這種原鄉體驗,並不是和故鄉進行對照的,而是最能抽離出自己情感心境的一種地理場域。例如,在馬來西亞濱州的一個小鎮,邵舒熟悉那裡的每一間咖啡館、每一條街道、甚至每一個人。那種異域他鄉的親切感讓他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心靈慰藉之地。

無悔的旅愁藝術之路

 大學畢業後的邵舒,並未像其他人那樣一窩蜂地參加公務員考試,而是選擇在上海這樣一個與香港差不多的商業大都市從事民間人文藝術創作。人生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具體的生活是實在的。自己在人生規劃上的這種與外界的「格格不入」,他並不在意。不過他說,也許,到了自己很老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現在走錯了。但是,那時最多也就是婉約一笑而已了。

 如今的香港與內地,青年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意願表達,已經成為一種「時髦」。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新聞媒介對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思考的影響力,實際上已經下降。「這是一個微記者、全民記者化的時代。」邵舒如是說。邵舒一直認同這樣一個邏輯:因為人對自己的利益和外界的好奇是最為珍重的,因而「記錄」和「發現」的慾望是和生命的時長劃上等號的;於是乎,時效與真實,作為新聞的本質要素,在「記者全民化」的時代,資訊傳播的主體已經成為了民眾自身——因為人人有相機。這將會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藝術的魅力將在媒介平民化的時代中實現角色的升級,在民眾的生活中找到新的源泉;社會的發展例如一個威權社會的民主化,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表面紛亂,甚至多得不知真假,但是畢竟多了一種選擇。

 邵舒尤其認為,不要試圖在藝術或者任何社會領域中,尋求一種完美。凡人,都不可能在人間建構起一個完美的天堂。歷史已經證明,但凡以這樣的思維去進行施政的,最後帶來的都是災難。因此,既然人間沒有完美,知識分子也就應當永遠對社會保持一種持續的批判力。這種批判,本質上,是對民眾的關懷。這是永恆的主題——藝術的創新、社會的民主、民眾的幸福,都是在動態中體現出價值的。

 未來,邵舒仍舊思索著深造的問題。正在學習法語的他,希望去法國的巴黎大學繼續浸染藝術的芳香。旅愁是一個永不完結的話題,因此,邵舒似有滿足、似有傷感地告訴記者,自己的價值,似乎永遠都是在不知何處的遠方來實現的。在外打拚的他,想起只有「三十秒同意權」的父親,想起一直理解、支持自己的母親,總覺得有著很多歉意。因此,他的旅愁路途,不會踏足所有的地方——總要留一些地方和家人一起去欣賞,自己不能總是給父母當導遊。邵舒如是說。

相關新聞
他鄉?故鄉? (圖)
亦水亦岸 (圖)
鏡頭下的戲謔與深思 (圖)
近期繪畫 (圖)
馬六甲 (圖)
旅愁的僧人 (圖)
再談「原鄉」:文人的社會擔當 (圖)
2012踏上「末日之旅」 (圖)
讀奇幻 讀甚麼? (圖)
書評:好讀、耐讀的張家瑜 (圖)
書介:城殤——晚清民國十六城記 (圖)
書介:我們時代的寫作 (圖)
書介:Dancers Among Us: A Celebration of Joy in the Everyday (圖)
書介:推背圖及著名中台港澳預言大全——二O一二夏至最新增訂版 (圖)
書介:微笑刻痕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長汀,找出生態之路(上) (圖)
琴台客聚:朝代年限速記法
翠袖乾坤:賴斯的八倍努力
跳出框框:移居香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