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長汀,找出生態之路(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長汀殘留的古城牆。 網上圖片

盧一心

 2012年9月初,第一次踏上長汀這塊土地,感覺很特殊。9世紀初,西歐封建帝國查理曼帝國的皇帝查理曼,把9月稱為「收穫月」。我想,此行應該也會獲得豐收,滿載而歸吧。

 在沒有去長汀之前,長汀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長汀不僅是著名革命老區,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年省政府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長汀。長汀還被視為客家首府,又是閩地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這種地方實在令人敬畏。不僅如此,現在的長汀又是一塊生態聖地。

 車,剛從這條隧道出來,又從另一條隧道進去,就這樣不停地在山洞裡進進出出,好像一隻大老鼠。福建山多是出了名的,尤其如今各路段隧道開通後,一下子好像多出許多「老鼠洞」,其實這是必然的。有數據顯示,福建的山地加丘陵,佔到全省面積的90%多,因此,福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而長汀又處於閩粵贛邊陲要衝,武夷山南麓,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大的山系,群峰林立,重巒疊嶂,上千米的山峰數不勝數。在這樣的山區穿行,自然別有另一番感受。

 然而,一進入長汀,立刻有種完全被顛覆的感覺,只見長汀並不完全如上所說,四周的山大都高不過300米,一座連著一座,層層疊疊,像放在蒸籠裡的饅頭。山上的樹也都長不高,大都在3-4米左右,而且並不茂盛,後來我才知道,長汀山川屬丘陵地貌,當地人果然把那些山稱作饅頭山,為甚麼會這樣呢?到達長汀以後,我趁機請教了一位稀土專家,他告訴我,這是因為長汀遍地稀土的緣故。稀土量大的地方,山不高,樹木也不茂盛,而且,水土流失嚴重,連莊稼也長不好。聽完之後,我差點出一身冷汗!這樣的地方,人怎麼能夠生存下來呢?不過,長汀的有關專家也告訴我,其實,長汀原本是非常繁華的地方,四周草木也很茂盛,環境十分優美,只是後來被破壞才變成那個樣子。這個答案再次讓我感到十分不解,也感到十分驚訝。

 我翻閱了許多有關長汀的資料,證實了長汀有關專家所言不虛。歷史上的長汀,這裡曾是山清水秀、綠柳成蔭,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河深水清的地方,沿途可見舟楫暢行,商業發達的景象,故有留鎮、柳村之地名。當時,還有許多著名景點,如五通松濤、鐵山擁翠、帆飛北浦、綠野豐濤、雲霧寶塔、柳村溫泉等,一個個水靈靈的地名,充滿詩情畫意。難怪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那麼,又為甚麼會是這樣呢?原來當時的長汀生態保護十分完好,幾乎沒有人會去破壞生態環境。因此,哪怕地底下佈滿稀土,基本植被還是能夠保護完好,於是,千山競秀,群巒疊嶂,風光秀美,鳥獸成群,歡悅山林,不是沒有可能,也不是甚麼神話。

 但是,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其實,自然界也一樣,遭遇歲月滄桑也在所難免,關鍵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但不知從何時起,洪水氾濫、兵燹戰火、亂砍濫伐,造成丘陵、山地植被被嚴重毀壞,水土流失連年加劇,一個接一個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降臨在長汀這塊土地上,因此,在解放初期,長汀這塊土地出現以下這種狀況。

 只見「四周山嶺盡是一片紅色,閃耀著可怕的血光。樹木,很少看到!偶然也雜生著幾株馬尾松或木荷,正像紅滑的癩禿頭上長著幾根黑髮,萎絕而凌亂。密佈的切溝,穿透每一個角落,把整個的山面支離碎割;有些地方,竟至半崇山峻嶺崩缺,只剩得十餘丈的危崖,有如曾經鬼斧神工的砍削,峭然聳峙。再登高遠望,這些綿亙的紅山,彷彿又化作無數的豬腦髓,陳列在滿案鮮血的肉砧上面。在那兒,不聞蟲聲,不見鼠跡,不投棲息的飛鳥;只有淒愴的靜寂,永伴著被毀滅了的山靈。」這是1941年福建省研究院「河田土壤保肥試驗區」研究人員對長汀河田水土流失景象的描述。

 長汀的河田鎮,原本也是一座古鎮,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四年,位於長汀縣城之南。當時,這裡山青水秀、綠柳成蔭之地,故有柳村之名。後因洪水氾濫、兵燹戰火、亂砍濫伐,尤其是當年國民黨軍隊五次「圍剿」中央蘇區,進駐河田,開公路、築碉堡,大量砍伐林木充做軍資,還經常縱火燒山,致使殘存的山地植被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山崩河潰,滿目瘡痍,造成「柳村不見柳,河比田更高」的景象,後才改稱為河田。記得當時長汀有首民謠是這樣寫的:「長汀哪裡苦?河田加策武;長汀哪裡窮?朱溪羅地叢。」還有諸如「頭頂大日頭,滿山癩痢頭,腳踩砂孤頭,三餐蕃薯頭。」等等這些民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了水土流失區當地人民的無邊疾苦。總之,「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成了當時以河田為中心的水土流失區生態惡化、農民生活貧困的真實寫照。一個本來生態非常富有詩意的地方,就因為遭受自然災難和人為破壞,導致面目全非,這是自然規律使然,還是天譴?

 明洪武元年(1398年),汀州路改為汀州府時,長汀還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直到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隸福建省以後,由於洪澇災害和接連不斷的戰亂,生態環境才開始走向萬劫不復境地。當然,在此之前,也遭遇了各種各樣災難,但尚未形成毀滅性的嚴重後果,這是歷史的教訓,也和人為因素有關。

 當然,如果要進一步深究的話,中國也有一部很厚重的生態保護史。而最早的破壞應該屬於自然侵蝕,而且,在不同時代由北向南擴展漫延加重,其次就是因戰亂引起的種種行為,包括炮火和人為因素,譬如老百姓因生活所逼,上山砍柴燒木炭等等,構成毀滅性的災難。直到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一歷史性的災難才逐漸得到恢復。也許,這是一種天意,也是歷史的必然。

相關新聞
他鄉?故鄉? (圖)
亦水亦岸 (圖)
鏡頭下的戲謔與深思 (圖)
近期繪畫 (圖)
馬六甲 (圖)
旅愁的僧人 (圖)
再談「原鄉」:文人的社會擔當 (圖)
2012踏上「末日之旅」 (圖)
讀奇幻 讀甚麼? (圖)
書評:好讀、耐讀的張家瑜 (圖)
書介:城殤——晚清民國十六城記 (圖)
書介:我們時代的寫作 (圖)
書介:Dancers Among Us: A Celebration of Joy in the Everyday (圖)
書介:推背圖及著名中台港澳預言大全——二O一二夏至最新增訂版 (圖)
書介:微笑刻痕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長汀,找出生態之路(上) (圖)
琴台客聚:朝代年限速記法
翠袖乾坤:賴斯的八倍努力
跳出框框:移居香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