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受惠熱錢湧入及內地股市反彈,港股昨升470點,收報22,270點。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消除了投資者對政策不明朗的憂慮,A股現報復性反彈升逾2%;加上熱錢繼續流入,迫使金管局在港股交易時段再度入市,在市場沽出38.75億港元壓港匯,令港股久違了的牛氣昨日重現。恒指全日大升470點或2.16%,收報22,270點,創16個月新高,成交額高達948億元,創今年第二高。
分析員指出,昨日大市升勢平均,上升股份近950隻,下跌股份不足300隻,藍籌全線升,又有成交配合,是近期難得盛況,相信港股「大漲小回」格局未變。昨日大市總成交948億元,其中滙控(0005)沽售平保(2318)的第一批上板股份佔達151.45億元,而平保的總成交(連上板股份)則為178.49億元。
攀至二萬三後或會腳軟
滬深A股大幅反彈,是港股昨日做好的主因,上證綜指升2.87%,令國指升306點,收報10,830點,升幅達2.9%,跑贏大市。即月期指收報22,340點,高水69點,成交合約9.34萬張,全日「打靶」的熊證有30隻。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表示,「港匯強、港股不會弱」,加上A股接近見底,都為大市帶來少見的上市動力,昨日甚至出現「雞犬皆升」的情況,惟成交配合,也很難說港股升幅過度。
他認為,今年以來,歐美股市先行,港股後追,A股現階段則為落後。當A股重拾升軌,也不見得會繼續將港股推升,他預料,恒指當升至22,800至23,000點左右,升勢就會減緩,而追落後的A股則強勁反彈,故此他說,投資者可將認為已「炒過籠」的股份換馬至A股ETF,或者落後的內險股。
A股升勢成疑高追風險大
新鴻基金融策略師蘇沛豐表示,內地股市大升之餘,成交更逾千億元人民幣,是技術好轉的兆頭,短線而言,港股走勢取決於A股市況,惟A股能否延續強勁升勢成疑,故高位追貨的風險極大。金管局再度入市,一周內注資150億元,令銀行體系結餘超2,006億元,但他認為,當中不少與認購新股與公司配售活動有關,除人保上市集資所得的資金到位外,滙控出售平保的部分股份昨日上板,友邦(1299)也有配股動作,種種因素令港匯逞強,成交高企,這也可說是QE3效應的顯現。
售平保獲利 滙控見80元
藍籌股全線向上,滙控落實以逾727億元悉售平保股份予卜蜂集團,有關交易稅後可獲利200億元,該股升1.7%,返回80元見一年新高,平保亦急升5%,並成升幅最大藍籌。A股造好下,內銀及內險股跟漲,建行(0939)及交行(3328)均升約3.4%,新華(1336)勁升8.3%,國壽(2628)升4.2%。此外,水泥股普遍造好,濠賭股繼續捱沽。
A股ETF亦被炒高,安碩A50(2823)亦升4.39%,華夏滬深300(3188)升4.8%,南方A50(2822)升5.6%。近兩日熱炒的A股輪成交繼續活躍,十大成交窩輪中,恒指輪佔6隻,華夏滬深300輪佔4隻。雖然大市升勢強勁,但新股鄭煤機(0564)首日掛牌即「破發」,收報9.47元,較招股價10.38元跌8.77%,不計手續費,一手即蝕18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