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洋活力:人與魚 一衣帶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人與魚的關係可謂一衣帶水。 資料圖片

——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立秋之時,歐洲傳來消息,因為漁民過度捕魚,以致北海鱈魚數量急降,估計成熟鱈魚少於百條。鱈魚跟歐洲歷史一衣帶水,鱈魚是一種漁獲,也是我們日常食用的萬千魚類之一,魚類跟人類生存及其歷史有不可言明的共生關係,魚類是人類食物鏈的主要一環,也是我們思考人生的寄喻所在。魚是一種具無限生命力的生物;或許,我們一直信手得來所致,對魚的存在變得理所當然。其實,魚代表生命力,也代表水的意義,更象徵我們得以存活下來的神秘力量。流行文化作為一種我們生活的寫照或寄意,原來早已透視我們對魚的認知角度。 ■林援森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林援森 畢業於香港樹仁學院(2007年更名為樹仁大學)新聞系。其後取得香港新亞研究所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以及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

新聞背景:北海鱈魚瀕危 科學家籲減捕

 據報道,英國環境漁業與水產養殖科學中心(CEFAS)指出,北海漁民去年己難以捕獲成熟鱈魚,成熟鱈魚僅餘600條,按此推算,今年北海的成熟鱈魚剩下不足100條。有見及此,科學家呼籲限制捕魚配額,以挽救北海鱈魚。

 北海鱈魚於上世紀70年代的產量非常豐富,高峰期達36萬噸。目前,北海捕魚量限制在約3萬噸,但科學家呼籲明年進一步減至2.5萬噸。

產量銳減 屢響警號

 其實,鱈魚瀕危問題一直存在。戰後的國際貿易頻繁,最大特點是小國參與其中。在北海地區中,冰島便善用其天然漁獲而發展漁業貿易,鱈魚便是主要海產。結果,他們大量捕魚,以致漁獲銳減。1954年,鱈魚產量開始減少。當時,除冰島外,挪威也是漁業貿易的領導者。但是,各國大量捕魚,漁獲危機惡化。到1974年,根本找不到12歲以上的鱈魚,情況如同今天,因此各國開始協商禁捕期以保護鱈魚。其後,到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分別出現鱈魚瀕危的情況。

助英格蘭海上稱霸 影響西方歷史

 克朗斯基(Mark Kurlansky)在《鱈魚之旅》中指出,鱈魚共有十目,種類不少於200種,身長至40吋至50吋,幾乎全部生活在北半球海域。

肉厚脂少 吃法講究

 維京人於西元985年至1011年之間,5次遠征北美,在戰爭期間以鱈魚為主要食糧。他們先把鱈魚在甲板上風乾,將其至少脫水五分之四,吃用時才把它切下並直接食用。巴斯克人則比維京人巧手,他們風乾鱈魚,然後用鹽封漬,令其保存更久。

 為何歐洲國家大量食用鱈魚?因為鱈魚肉厚,產量多且油脂少,蛋白質含量達18%,而且全身皆可食用,冰島人甚至把鱈魚煮至稀爛,然後製成腸類享用。

貴族家徽 硬幣嘜頭

 英格蘭在18世紀後能稱雄海上,克朗斯基認為鱈魚也是關鍵之一,鱈魚為他們解決遠征的糧食問題;同時,不少商賈因捕鱈魚而致富,部分公家貴族更以鱈魚作為家徽。18世紀美洲報章Salem Gazette的報頭更以鱈魚盾牌為記;1776年至1778年,美國第一批硬幣亦見使用鱈魚頭者。

 由此可見,鱈魚在西方歷史的重要性。但在千萬種魚類中,又豈止鱈魚一種?還有許多不同的魚類對歐洲發展同樣帶來重要影響,如三文魚等。

美人魚故事傳千古

 其實,人類對魚類的研究由來已久,有關資料早見於不同古典文獻。如亞里士多德的《動物誌》(Historia Animalium)。香港魚類學會指出,法國博物學者龍德萊(Guillaume Rondelet, 1507-1566)於1558年所著的《魚類歷史全誌》(L'Histoire entiere des poissons),則可算是近代有關魚類研究著作中最完整的作品,當中記載無脊椎及鯨豚類的多種海洋生物,涉獵魚類數量近乎包括歐洲當時所認識魚類的全部種類。

 人類對魚類研究的成果豐厚,流行文化中所呈現的魚元素亦不亞於科學研究,多種多樣。在流行文化的領域,魚作為一種題材,先在童話世界以豐富想像力把神話般的美人魚呈現出來。我們從安徒生童話中便認識到美人魚,有關故事和傳說至今千古傳頌,歷久不衰。

芳心暗許 惜難如願

 傳說在某深處住了幾名人魚公主,但她們不許浮游至水面,年輕美貌的人魚卻對水外世界充滿好奇。其中一名人魚在15歲那年終於按捺不住,悄悄游到海面,意外地遇到王子,此際王子誤墮海中,她便立即救起王子。不過,那時有人走近,她驚慌地走了。這場淒美的愛情故事由此而起,最終更走向悲劇的結局。人魚公主無法忘記王子,求諸於女巫,以圓心願。女巫幫了她,但眼見王子和別人結婚,她便化作藍海泡沫並永遠安息於大海。

亦敵亦友 時驚慄時溫情

 其實,與美人魚故事雷同的情節不斷在流行文化中重現,特別是電影世界。電影《美人魚》(2006)便講述一個有關人魚尋找愛情的悲情故事。人魚故事更成為各地獵奇的題材,有關消息總不絕於耳。

 魚兒是可愛動人的人類朋友,但也可是大宿敵。正如電影《大白鯊》(1975)的故事。《大白鯊》也是名導演史蒂芬.史匹堡的著名作品系列。除《大白鯊》外,其後先後推出多部續集作品,分別是《大白鯊2之神出鬼沒》(1978)、《大白鯊3之一柱擎天》(1983)和《大白鯊4之驚海尋仇》(1987)。2010年則有《3D食人謘n,同屬驚慄電影。

父子性格迥異 重新認識「靠勇」

 魚也為我們從溫情故事中帶出一種「魚哲學」。《大魚奇緣》(2003)和《魚躍奇緣》(2011)算是同類力作。《大魚奇緣》講述一段有趣父子情的奇幻故事,導演是添布頓,由伊雲麥葵格主演。故事改編自華勒斯(Daniel Wallace)1998年的作品《Big Fish》。《大魚奇緣》講述父親喜愛幻想,但保守拘謹的兒子則不以為然,因此造成兩人之間的疏離感,故事以兒子重新認識父親為主線。或許如蘇格拉底所言,有些我們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大多是我們走向錯誤的開始。重新認識有時需要更大的能耐和勇氣。

垂釣─階級拋諸腦後

 重新認識自己需要莫大勇氣,面對任何困局,我們則要有信念才可堅持下去。《魚躍奇緣》便講述一個有關信念的故事。筆者認為,《魚躍奇緣》比《大魚奇緣》更見諷刺和反省的角度。故事講述英國與也門的外交關係,卻在偶然機會下編織出一個有關三文魚的養殖計劃。石油與活魚到底有多遠的距離,養殖魚產如何被政治騎劫,在電影世界中以有趣的魔力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糾結在一起。養殖「中東」三文魚看來妙想天開,但酋長卻信心十足,縱使明知這是政治把戲,但也見其個人願景。正如他在場口中曾說,釣魚者能忍受風吹雨打,等待半天、一天,甚至數天上百小時,以冀釣上一尾半條,全憑一份個人信念─這是每個人的獨特宗教,心靈的歸宿,希望的動力,也是活下去的理由。另一場口則寓意每個社會存在不同的階級及社會制度,貧富不可越界,縱使文明平等成為我們深信不疑的信條原則,但貧富在每個人心中仍是心照不宣的高低尺度。至少我們每天營營役役,財富是我們面對的現實和俗世身份的比量尺度;但有些共同興趣則可把不同的種族和階級的人拉在一起,正如釣魚。酋長言道,釣友在釣魚之時,只專注於魚和釣具,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階級和富貧觀念,代之者則是耐性、包容和謙遜。

東西體會不同《莊子》發人深省

 西方世界對魚的體會以實用性和社會性為要,但東方則更重視哲理。正如飲食家常言,西方人吃魚以大魚為主要,跟中國人以味道為主有所不同。

 有關魚哲學的故事,我們早在《莊子》中已略知究竟。《莊子.秋水篇》講述莊子與惠子的魚樂辯證故事。另外,《莊子.外物篇》中的《涸轍枯魚》說明求水於急、及時得救的道理,發人深省。

 日本畫家高橋留美子有一部作品名叫《人魚之森》的漫畫作品,其中一則故事講述一個江戶時代漁民,年輕時吃了人魚肉,因而不老不死。但日子久了,不老不死所帶來者卻是孤寂和痛苦,因為生命沒有終結,眼見身伴朋友離去,自己卻長生不死,生活逐漸失去意義。他遂走上尋找人魚之旅,希望可做回普通人。原來不死的力量所造成的不是更美好,而是一幕人生悲劇。

|結|語|

 魚是一種海上生物,但對人類來說,不僅是生物,更是活下去的力量,至少作為日常食用材料已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從中學到的人生哲理也發人深省。或許,大海跟我們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這麼遠,又那麼近,畢竟如魚得水是優勢,龍游淺水則遭蝦戲。可能,魚的意義有時顯得格外深邃,因為魚生存於大海,渺無邊際,跟我們的陸地世界確是兩個大不同的「異域」。可能,面對海洋,人類的無知更顯露無遺,一場南亞海嘯,我們始發現海洋中有數百種未為所知的海洋生物。宇宙無限無盡,海洋一樣深不見底,歷史故事同樣一樣沒完沒了。正如美國麻省海隅有一處名叫鱈魚角(Cape Cod)的半島,這是當年歐洲開拓者登陸的海灘。回想鱈魚如何造就一代又一代航海家冒險的遠航,這處海隅的意義變得更深邃。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描述鱈魚在歐洲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2. 承上題,舉例解釋鱈魚憑哪些條件扮演所述角色。

3. 參考上文,魚元素如何在流行文化中呈現?解釋你的答案。

4.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東方和西方對魚的體會不同」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 魚哲學有何意義?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歐盟達成保護鱈魚產量新方案》,BBC中文網,2003-12-19,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330000/newsid_3333500/3333503.stm

2.克朗斯基:《鱈魚之旅》,(台灣:新雨),1999。

3.《丹麥人實踐「魚哲學」》,http://blog.eastday.com/zqcl/art/1107691.html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新華盃國情賽 15精英後日決戰 (圖)
去年亞軍要爭冠 「溫唔晒」出「秘技」 (圖)
同出問答名門「老將」技癢再戰 (圖)
教員操守投訴增 議會盼獲懲處權 (圖)
浸大明年推EI通識課「強心」 (圖)
教學有方:「Re」「Pls」「asap」 英文縮略知多少
走進世界頂級名校之面試篇:世界名校面試貼士:唔扮炾策菑v (圖)
宜備課查「校料」 「空槍」上陣失分 (圖)
名校面試小貼士
美校重個人特質 英校重學術能力 (圖)
教育評論:參照更多排名榜 睇港校真正實力
海洋活力:人與魚 一衣帶水 (圖)
概念圖:魚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