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緬甸外交:緬甸 小國大博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緬甸外交:從對華優先到多邊外交。 資料圖片

——全球化+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

 自從去年11月舉行20年來的首次大選後,緬甸以一種近乎高調的姿態試圖擺脫國際孤立的狀態。昂山素姬走出緬甸、可口可樂重返緬甸、外交部長訪問美國等這一系列動作,都無不表達著緬甸願意回歸國際社會的強烈願望。當緬甸在改革和民主的道路上取得顯著進展的同時,這個經常被稱為「中國的附屬國」的東南亞國家卻與中國的關係日漸微妙起來。在繼續發展對華關係的同時,緬甸努力改善與東盟、印度、日本甚至美國的關係。 ■嘉賓作者:仇國平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仇國平博士 現為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主要著作包括:China's Policies on Its Borderla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及Government and Policy-Making Reform in China: The Implications of Governing Capacity等。

弱國無外交?

 貧窮的緬甸深諳外交平衡之技,夾在中國與西方兩大陣營之間左右逢源,令國內政治及經濟發展不受制任何一方,政權保持相當的自主。

小國亦能有大作為

 在國際關係中有關小國的論述可歸納兩大類:第一類直指「弱國無外交」,小國軍事及經濟實力有限,只能在世界各大陣營歸邊。面對大國的威嚇或操縱,只能任人魚肉,隨風擺柳。第二類持相反意見,指小國可利用本身的地理位置、天然資源、國際組織成員國身份、外交手段及軟實力等方法平衡各大陣營而自處。歐洲小國盧森堡,藉歐盟成員國身份有資格輪流出任歐盟主席,參加歐盟各類重大決定;冰島位處北大西洋航路要津,有利該國在冷戰期間平衡美國與蘇聯兩大陣營;新加坡立國之初積極推動成立區域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下稱東盟),透過拉攏泰國及菲律賓減輕來自印尼及馬來西亞的壓力。近年有感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日益巨大,新加坡積極拉攏美國重返東南亞,又拉攏日本及韓國,推動經貿合作,提升新加坡的國際地位之餘,令新加坡以至東南亞能夠以較平等的地方與中國維持正常外交關係。

走向周邊國家求出路

 緬甸的處境屬於第二類:緬甸在2010年文人政府上台前長期由軍人執政。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政府侵犯人權、打壓民主運動、軟禁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非常不滿,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面對國際孤立,緬甸轉而和上世紀80年代尾、90年代初同受國際孤立的中國改善關係。同時,中國又向緬甸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又發展雲南省至緬甸陸上交通的基礎建設,透過加強對緬甸的經貿關係,協助中國西南省份經濟發展。

 有見印度從1991年開始,希望可透過緬甸這個窗口,開拓經濟日益繁榮的東南亞市場,緬甸成功爭取印度投資興建鐵路、改善港口設施、發展水力發電、玉石開採和伐木等事業。1997年,緬甸成功加入東盟,東盟成員國泰國及新加坡,逐漸成為緬甸主要的貿易夥伴以及外資來源,某程度抵銷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帶來的負面影響。(基礎級)

緬甸的不安

 雖然印度及東南亞國家沒有跟隨西方國家對緬甸實施貿易制裁,但這些國家對緬甸的影響力遠不如中國。近年中國是緬甸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隨著中國與緬甸的經貿關係日漸發展,工業產品很多是來自中國,在北部城市中國人及中國文字愈來愈多。中部城市曼德勒,是緬甸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商人、工人、以及文字對緬甸的文化身份認同造成一定的心理威脅。中國對緬甸日益龐大的影響,令不少緬甸領袖及民眾感到不安。

 許多緬甸人抱怨,中國人帶來的經濟發展,並沒有為當地人帶來很多利益,得益的主要還是中國人:很多新增就業機會由中國人出任; 中國投資的企業,採用的原材料來自中國而非緬甸; 不少中國製產品價高質低。2011年,有13名中國水手在泰國湄公河流域被殺,中國要求派遣武裝部隊南下,保護湄公河流域的中國船隻,亦引起緬甸官民懷疑中國的意圖。有地方官員要求中國商戶把中文招牌除下,反中民族情緒若隱若現。(進階級)

 外交新調整:從對華優先到大國平衡

 為了避免對中國過度依賴,緬甸除從中國輸入軍火外,還向俄羅斯、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家採購。與中國展開能源合作的同時,還與印度、泰國、韓國合作開發水力發電及開採石油。隨著緬甸政治改革、政治氣氛及人權狀況改善,為緬甸與西方國家展開經貿關係、平衡中國帶來契機。2011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緬甸,之後多位西方國家領袖分別訪問緬甸。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成為首位到訪緬甸的在任美國總統,隨行還有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谷歌等70間美國企業代表。其中,美國企業通用電氣代表與緬甸代表簽訂價值200萬美元的合同,為緬甸兩間醫院提供醫療設備,標誌著美國企業可以到緬甸進行投資及貿易。

 與中國若即若離

  當西方國家的企業、個人,以及非政府組織在緬甸愈趨活躍,緬甸絕對有可能把本屬國內與中國之間的利益矛盾,轉化為西方在緬甸勢力與中國的矛盾,化解緬甸政府來自中國的壓力。在2012年11月,緬甸發生群眾事件,大批民眾搭建帳篷,阻止中緬合作建設的萊比塘銅礦項目,最後爆發警民衝突。民眾指責,銅礦開採令部分民眾家園盡毀,破壞環境,中國企業並未向居民作出應有的賠償。中國官方媒體反指,事件是西方勢力滲透緬甸的非政府組織,由非政府組織煽動所引起。無論誰是誰非,緬甸成功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確保中國在外交、經濟、軍事上的支持。(摘星級)

小知識:緬甸英文名稱不是Burma是Myanmar

 「Burma」是緬甸的英文舊稱。1989年,緬甸當局正式把緬甸國名的英文單詞「Burma」改為「Myanmar」,現為聯合國和全球絕大多數國家使用。緬甸官方認為,「Burma」為英國殖民者所使用,帶有明顯殖民主義色彩,且不符合當地人發音。相比之下,「Myanmar」不僅貼近緬甸語中的國名發音,且在意義上更加中性。不過,直至今日,「Burma」仍常見於西方官方場合和新聞報道。

血染湄公河

 瀾滄江—湄公河水道經過泰老緬三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令這條「黃金水道」有了另外一個別名—「死亡航線」。因為泰老緬三國缺乏協作,「金三角」地區販毒走私等犯罪活動十分猖獗,再加上一些活躍的地方武裝組織,該地區一直處於「真空地帶」。 2011年10月5日,兩艘中國商船「華平號」和「玉興8號」在湄公河水域孟西島處遭到來自緬甸一側的非法武裝攔截及開槍射擊遇襲,13名船員無一生還。

延伸活動:

1. 分組討論,每組分別代表緬甸、中國、美國、東盟,探討本身在緬甸問題的利益。

 a. 緬甸利益:維持政權穩定、經濟發展、不受外國勢力影響內政。

 b. 中國利益:利用緬甸鞏固能源安全、發展西南省份經濟。

 c. 美國利益:防止中國在東南亞及緬甸坐大,保障地區,特別是盟友的安全穩定,為美國商人在區內尋求更大市場、更低成本的生產地。

 d. 東盟利益:防止任何大國在東南亞及緬甸坐大,保障地區的安全穩定,發展經濟。

2. 召開模擬地區安全會議,探討如何在滿足各方利益的大前提下,達致在緬甸合作共贏的和諧地區關係。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緬甸是屬於「弱國無外交」嗎?

2. 參考上文,請簡述緬甸的外交方針的變化。

3. 文中提到「中國對緬甸日益龐大的影響,令不少緬甸領袖及民眾感到不安」,指出及解釋3個導致緬甸領袖及民眾感到不安的原因。

4. 你認為緬甸的外交方針的改變,可能對中國產生甚麼影響?指出及解釋兩個影響。

5. 提出一些中國政府可採取的措施,以應對緬甸的外交方針的改變,並加以解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延伸閱讀:

1. 緬甸很獨立,美國不必自作多情,環球網,2012年11月20日,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2-11/3292142.html

2. 緬甸「大博弈」,《時代周報》,2011年10月13日,http://time-weekly.com/story/2011-10-13/119564.html

3. 區域航運:湄公河血案舉國震驚,香港《文匯報》,2011年10月2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1/10/21/ED1110210015.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資料速遞站:請即登入http://kansir.net「Kan Sir通識教室」瀏覽更多參考資料及學習教材。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驚現「速生雞」 (2013-01-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非法賣「丸」 (2013-01-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京廣高鐵遲到 (2013-01-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日又換相 (2013-01-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海泥造磚 (2013-01-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置業如抽獎 (2013-01-07) (圖)
通識把脈:港人身份認同 何去何從 (2013-01-07)
緬甸外交:緬甸 小國大博弈 (2013-01-07) (圖)
概念圖:緬甸外交 (2013-01-07) (圖)
助老脫貧:長津長有長者長樂 (2013-01-03) (圖)
概念圖:長者生活津貼 (2013-01-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