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信證林一鳴:月入4萬買不起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香港富豪受惠樓價升,身家大躍進,但一眾受薪階層,過去10年來工資僅升9%,同期樓價升了1.16倍。中信證券國際執行董事、企業及高資產值客戶銷售及業務發展主管林一鳴(見圖)昨日慨嘆,以目前的樓價及工資水平,即使月入4萬的家庭,也買不起樓。

貧富兩極化情況趨嚴重

 林一鳴昨日出席午餐會時表示,目前港人的貧富兩極化情況趨嚴重,富者由於財富增長勁,會繼續買樓,令樓價跌不下來。他說,過去十多年整體香港人的平均收入並沒有大幅上升,由2001年至2011年,本港個人每月收入的中位數只由11,000元升至12,000元,升幅僅9%;同期本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也僅由18,710元上升至20,500元,升幅為10%;但在1999/2000年納稅年度至2010/2011年納稅年度,最高收入的兩組納稅人,分別為最高收入的前10,000名和第10,001名至50,000名,其年收入則分別由377.4萬元和129.9萬元升至885.9萬元和219.7萬元,其升幅分別達135%和69%。

 林一鳴續稱,本港高收入人士收入上升的幅度偏高,是樓市的主要買家,足以支撐樓價上升;至於在首50萬個最高收入家庭之外,即使每月收入達到購買居屋的要求,即收入約4萬元或以下,其收入的升幅也追不上樓價的升幅,買樓就更困難了。

應增公屋居屋助中低層

 他認為,由於目前本港樓市問題是中低收入人士買不起樓,因此政府的政策重點應該是提供較低價的住宅供應,即增加公屋和居屋供應,而私人住宅的供應則未必需要增加。不過,由於從03、04年政府減少土地供應,因此從現時政府開始規劃新的住宅用地,到新的公屋和居屋推出,需要4、5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樓宇仍供不應求,為樓價提供支持。

若加息3厘 樓價料跌20%

 至於近期有一些美國聯儲局官員提出在今年底前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本港樓市的影響?林一鳴認為,出於政治的考慮,奧巴馬政府在今年底退市的機會很小,而最快要到明年才會逐步退市。他預計若未來本港跟隨美國加息2、3厘,本港樓價下跌的幅度約15%至20%,而去年本港樓價就上升約20%,因此加息對本港樓市不會產生根本性影響,即引起樓價的大幅下跌。要等到4、5年後本港住宅供應大幅增加之時,才會對樓市產生較大影響。

相關新聞
經濟自由度 港蟬聯贏星馬鼻 (圖)
201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
雙城PK:港5勝2平3負 (圖)
港星十指標比較 (圖)
經濟依賴政策 內地評分低
話你知:十指標釐定 全球最權威
專家解讀:公屋利民生 BSD屬權宜
李嘉誠身家增36% 六年穩坐港首富 (圖)
香港十大富豪 (圖)
吳光正分身家 千億地產王國留兒子 (圖)
去年樓價升 地產股更勁 (圖)
信證林一鳴:月入4萬買不起樓 (圖)
去年表現最佳藍籌股
人行印鈔超美 憂釀系統風險 (圖)
港匯強 港股成交931億 (圖)
滙豐論股 港企增長勝內企 (圖)
港股基金回報跑贏恒指
大股東配售神數 套逾10億
人幣跨境結算年增41% (圖)
工總冀CY多撐傳統工業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