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思考,快與慢》,中信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該書繁體版由台灣天下文化出版,譯名為《快思慢想》
作為當今最具獨創性、最有趣的思想家之一,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詮釋了風險、幸福和財富的關係。他寫作《思考,快與慢》,旨在從理論和實踐上證明:人的行為會有許多「誤區」,有時我們為並不重要的問題而絞盡腦汁,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有時我們又會混淆記憶,從而搞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幸福。而輕信直覺往往是不靠譜且危險的。文:潘啟雯
你被直覺騙了嗎?
「在紐約擁擠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賞完美景後,發覺自己的錢包丟了……」許多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絕大多數人在讀到這個句子時,腦中都會浮現「盜竊」這個詞,並會覺得這個詞和句子的關聯程度要大於「美景」,儘管後者在句中出現過而前者沒有。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丟錢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口袋裡掉出去了」、「買完東西忘了裝到口袋裡」、「盜竊」等等。但當句子中出現「擁擠的大街」時,人們不約而同地把丟失原因指向了「盜竊」,臆造了二者間的因果聯繫。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一個球拍和一個球的總價是11美元,球拍比球要貴10美元。那麼球是多少錢?大多數人的答案會脫口而出:1美元——這明顯是錯的。根據一項研究,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中竟有50%以上的學生也給出了這個直覺性的錯誤答案。在聲譽稍差一點的大學裡,則有80%以上的學生沒有理性地驗證答案就將其脫口而出。事實上,該數學題的正確答案是:球拍10.5美元,球0.5美元。
再來看看另一道數學題:「湖裡有一片睡蓮。每天睡蓮的面積都會翻倍。倘若等到睡蓮能蓋滿整個湖面,需要48天,那麼睡蓮蓋住半個湖面需要多少天?」多數人的第一直覺,可能就是直接把48天除以2,然後答曰24天。顯然這個答案也是錯的。其正確答案應該是47天。
這三個「經典實驗」都出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創作的《思考,快與慢》之中。從例子中不難發現:我們並非如自己想像得那般理性智慧,再富有邏輯的人也會犯「想當然」的錯誤。不過,作者研究的重點不是重新證實這些已知的認知偏差,而是想弄清楚健康、考試、工作、婚姻、投資、管理、工程、政治等不確定性高的複雜事情的「直覺偏見」是否與智力關聯——於是,他採用各種測試方法,評估「主動思維的意願」背後鮮為人知的規律和秘密。也正是由於卡尼曼「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作出判斷」這一卓越的研究成果,得以同另一位經濟學家、開創實驗經濟學的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一起分享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快模式與慢模式
作為一名猶太人後裔,生於1934年的卡尼曼經歷了納粹肆虐的「二戰」時期。在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提交的自傳中,他曾提到「猶太人的童年圍繞著父母談論的家長裡短」,讓他自小就對人的複雜性有了概念,也許正是這種經歷讓他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作為當今最具獨創性、最有趣的思想家之一,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詮釋了風險、幸福和財富的關係。他寫作《思考,快與慢》,旨在從理論和實踐上證明:人的行為會有許多「誤區」,有時我們為並不重要的問題而絞盡腦汁,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有時我們又會混淆記憶,從而搞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幸福。然而,輕信直覺即所謂的「感情用事」往往是不靠譜且危險的。在作者看來,當人類認知自己所處的世界時,往往可以用「兩種模式」來歸納——快模式與慢模式,並將它們分別用「系統1」和「系統2」代替。
按照卡尼曼的分析,「系統1」敏感、依賴情感、記憶、經驗等直覺進行判斷,有著明顯的情緒化特徵;「系統2」則較為緩慢、審慎且具有分析性、邏輯性。「系統1」反應迅速,主要是無意識的,它見多識廣,憑借直覺,基於情感、經驗、記憶等在瞬間作出判斷。可惜的是,「系統1」很容易上當,它過於相信「眼見為實」(感覺),任由厭惡、樂觀、偏見等各類情緒引導我們作出錯誤判斷。「系統2」則要吃力、遲鈍得多,它要有意識地不斷分析以求得可靠的結果,但是它「非常懶散」,所以人們通常會不自覺地走捷徑,不假思索地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有趣的是,當事人通常對整個過程渾然不覺,堅信自己憑經驗直覺作出的判斷是極其理性的。例如:回答「3×3=?」——「系統1」完全足以應付;而要回答「2991×3762=?」就非得「系統2」出馬不可。
揭開日常生活的「神秘面紗」
卡尼曼還舉了很多生動直觀的例子用以說明他的觀點,譬如「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5%」的說法要比「手術後一個月的死亡率是5%」更令人安心。同樣,說涼菜「85%不含脂肪」要比說「15%含有脂肪」更具吸引力等等。這些都是「系統1」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判斷,從而讓人忽略使用「系統2」的例子。他還就自己的親身經歷坦陳了科學工作者在研究時也難免受「系統1」影響而犯錯誤的情況,頗有說服力。
經濟學的著名假設之一就是「理性人」,把人的決策行為看作遵循理性,遵循效用最大化。然而,「非理性」的決策實在太多了。人們不僅將金錢虛擲到一望即知穩賠不賺的「賭局」中,還經常因為擔心損失放棄天賜良機般的投資機會。比如,如果有兩個選項,一種是你有50%的可能會得到1000美元,一種是你肯定得到470美元,你會選擇哪個?大部分人會選第二種。但如果選項換成你有50%的可能失去1000美元,和你肯定失去470美元呢?大部分人則會選第一種。
這或許可以很好地說明,「損失1000美元」和「少賺1000美元」,在經濟學上有時沒有明顯差別,而人一旦涉及風險或損失,尤其是風險或損失被強調時,我們理性的商人心靈就會偃旗息鼓,換上那個規避風險的「面孔」,儘管其實是非理性的頭腦。誠然,人們很少去實際算算數學期望。如卡尼曼所言:「損失造成的痛苦,遠遠大於收益帶來的快感。」掌握了這其中的原理,可以為我們的經濟行為帶來更深的現實指導意義:對於管理者來說,重要的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將可靠和不可靠的發現區分開的鑒別力——需要認識到,成功不是跟在幾條公式後面亦步亦趨,而是需要隨時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和付諸執行。
凱恩斯早已把經濟學定性為「研究人類日常生活」的學問。針對我們每天無法避開「拿主意」、「做估計」或「誇大自身經驗」的紛繁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卡尼曼捨棄五花八門、匪夷所思的專業術語,通過大量類似的實驗和實例,揭開了人類行為本質、特別是「日常生活」的「神秘面紗」。與管理學、心理學等相比,行為經濟學早已成為「顯學」,卡尼曼雖然拋出了諸多理論和效應,但其研究卻從沒有脫離實際,反而從事實和人的直覺出發,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實驗、故事或調查,勾起人們對這一領域的無限興趣、探索乃至深層次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