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險股可受惠A股回升,也具抗跌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1月快將完結,今年港股「一月效應」出現,全月暫升逾1,100點,升幅逾5%。至於2月份,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呈「先高後低」格局,但部分股份如內房股、內險股、券商股及A股ETF就具相當的抗跌力。
新鴻基金融研究部分析師李惠嫻相信,傳統上,春節效應可助大市偏好,料大市在2月上旬略回調至23,500點後,可以在春節期間保持小幅向好,惟踏入2月下半月,美國的債務上限談判會令大市相當波動。
美債限談判令大市波動
惠譽昨日表示,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未見達成共識跡象,認為談判的結果會影響美國能否繼續保持AAA的評級。李惠嫻指出,今次美國兩黨就債務上限的談判,立場比上次「財政懸崖」更強硬,料不到「死線」是難以談妥,談判期間會不斷釋出壞消息,令全球大市大幅波動。技術層面方面,港股已升至21個月高位,故獲利盤依然力壓大市,料恒指起碼回調至23,500點才可望回升;惟當踏入下半月,債務上限談判展開,恒指或要下試22,800點水平。
中亞證券研究部董事崔永基亦認為,2月份期指部署應是「先高後低」,昨日期指被抽高200至300點結算,有助增加2月份淡友的獲利空間。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認為,港股繼續「跌股不跌市」,但相信後市回落的機會較大,因港股實應在上周便開始下跌,只是遲遲未跌。
A股回升 內險具抗跌力
李惠嫻認為,部分中資股具抗跌概念,她個人看好內房股,因為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因素正轉強,樓市交投亦回升,有助此板塊表現向好。其次為內險股,利好因素包括A股保持強勢、行業今年業績有改善。至於昨日炒起的券商股不單有好消息配合,A股交投也見回升,融資融券業務亦重新活躍,相信有關板塊具頗強抗跌力。相反,近日造好的內地電力股則宜趁高沽貨,因為業績理想的利好因素已經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