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溫立文(左)呼籲學生留意自資課程的認受性,並小心衡量自身財政負擔和發展意向。 香港教育專業學院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334學制下專上院校及課程大增,導致問題叢生,超額收生、停辦危機、缺乏監管、課程認受性不足及推廣市場化等情況備受關注。有團體舉辦分享會講解,專上院校嚴選秘訣,提醒學生報讀前,應充分了解辦學團體的背景和穩定性,並留意課程是否得到認證,以及所獲得的專業資格能否銜接學士學位和本地執業所需。長遠而言,學生還應考慮自身財政負擔,以及發展意向,謹慎規劃未來。
職訓局轄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商管理學科學術總監祁志純、工商管理系署理高級講師李昌輝、及遊樂場協會總發展主任溫立文昨出席選校秘訣分享會。祁志純表示,學生選擇專上院校及課程時要考慮多方面問題,如該校課程是否獲得專業團體或政府認證,及所銜接的學士學位又有否本地或外地認可,另外課程內容能否讓學生增值、是否提供有質素的校園環境與設施、實習和交流機會等,以及辦學團體歷史、背景、師生比等都需要注意。
宣傳如樓盤 推銷「概念圖」
溫立文則表現,現時專上院校課程種類繁多,但政府監管不嚴,新開設的課程往往設計倉猝,部分宣傳上更猶如樓盤推銷「概念圖」般,只有抽象框架卻未必與現實接軌,學生易被誤導;而自資課程學費更達每年3萬至8萬元不等,學生畢業後或要背負逾20萬元學債,若課程認受性成疑,更要付上金錢和時間的雙重損失。另外,他強調即使課程獲得資格認證,學生亦應留意該行業前途,於本地是否有執業空間和現實配套。他又表示,曾接觸有年輕人於某自資院校修讀3年社工高級文憑課程,花費逾18萬元,但畢業後始知資歷未獲認可,所以一直未能覓得正式職位,前景堪慮。他並提醒指,學生在報課程前也需要小心衡量自己的報讀意向和財政負擔,慎重規劃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