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提線木偶戲。 網上圖片
盧一心
閩南戲劇堪稱地方藝苑奇葩。其戲種繁多,有高甲戲,歌仔戲,布袋戲,木偶戲,潮劇等,自古以來,各戲種群芳競秀,人才輩出,故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梨園戲種之一。從它那典雅、清麗、委婉、深沉的藝術風格和精妙細膩的表演,人們猶能感受到醇厚的唐宋風韻,尤其是那平平仄仄的閩南話,加上燕尾紅磚的閩南大厝舞台設計,更能讓人回味無窮。
而在爭奇鬥艷的閩南戲種中,高甲戲無疑是此中最具代表性的。相傳高甲戲最早形成於明代,其特點是常用插科打諢的對答形式和風趣、幽默的韻語對唱,使人發笑,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善於此道的人一聽就知道,高甲戲就是以演丑角出名。高甲戲源於泉州農村一帶。相傳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漁村,每逢迎神賽會,人們以舞獅隊的武打為基礎,配以「水滸」故事,表演「宋江戲」。接著吸收了梨園戲、傀儡戲、布袋戲的唱、做等表演手段,發展成文武合演的「合興戲」。到了清末,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歌仔戲之所以流行於閩南、台灣和南洋華人聚居之地,主要原因也是因其曲調來自民間,最初是從流散在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則是群眾自己的語言,唱腔道白全部用閩南話,易學易懂、易唱,易聽。故歌仔戲有鄉劇之稱。史料記載,1662年大批閩南人隨鄭成功移居台灣,帶去了「龍溪錦歌」、「安溪採茶」和「同安車鼓」等民間音樂藝術,因此台灣很快就出現了「歌仔館」。1928年後又從台灣傳回閩南,經民間藝人的改革創新,取名為「鄉劇」。這種戲曲唱詞通俗樸實,唱腔活潑動聽,深受群眾喜愛。鄉劇中最著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此外,諸如《五女拜壽》、《殺豬狀元》、《啞女告狀》、《白蛇傳》、《真假太子》等都是很出名的電視戲曲片。
此外,布袋戲,木偶戲,潮劇等也是各具特色和獨特魅力。以泉州的提線木偶戲和漳州的掌中木偶戲為例,也堪稱偶壇上的並蒂花,同樣令人叫絕。據專家考證,木偶戲源於漢代,盛於唐宋,至今有二千年歷史,足見其古老和生命力之頑強。在閩南,木偶戲被稱作「懸絲傀儡」,又稱線戲,但別看這掌中木偶,同樣也能演繹恢弘大戲,完全不亞於其它戲種,並有自己獨特魅力。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平和縣發掘出手抄本四平戲劇本《金印記》《江邊遇友》(即《金貂記》)等。《金印記》是元朝蘇復之作。寫戰國時蘇秦受封六國丞相的故事。共四十二齣。劇情是:戰國時儒士蘇秦學識淵博,但一時難展抱負,而其父母及哥嫂謂其迂腐無能,總是嘲笑凌辱他。只有叔父了解蘇秦的抱負,十分同情他。一日,聽說秦國掛榜招賢,便指引蘇秦前去應招,並贈以盤纏。蘇秦來到秦國,不被錄用。當他回到家裡,受到父母辱罵,哥嫂的凌辱。蘇秦不堪凌辱,欲投井自盡,被叔父攔住,收留回家。蘇秦來到叔父家中後,刺股懸樑,發憤讀書。不久,魏國掛榜招賢,叔父又指引蘇秦前去應招。蘇秦來到魏國後,游說六國,合縱以抗秦,終因伐秦有功,為六國君主所推崇,封他為六國都丞相,賜以金印。蘇秦衣錦還鄉,父母及哥嫂皆親到接官亭迎接,而蘇秦將父母與哥嫂撇在一邊,先來到叔父家中,拜謝叔父。後得叔勸說,見了爹娘、哥嫂及妻子,一家團聚。故事情節非常完整而豐滿。
《金貂記》為明代傳奇作品。全稱《薛平遼金貂記》。劇本前附有楊梓雜劇《不伏老》4折全文,並在劇末第四十齣「十二時」曲中有「此奇重編補訂」的字句,表明它可能是根據雜劇《不伏老》和有關薛仁貴的傳說,合併改編而成的。該劇情寫的是,薛仁貴為皇叔李道宗所忌,被誣下獄,時值蘇寶童率兵犯境,李道宗等人力保薛復職出征。李道宗又遣刺客往害仁貴妻與子,賴刺客重義,任其脫逃,仁貴妻與子得以倖免。薛子丁山於途中叫售仁貴所留金貂,巧遇為薛仁貴打抱不平、開罪李道宗而落職歸田的尉遲敬德,母子始獲棲身之所。薛仁貴為蘇保童邪術所敗,困守鎖陽城,遣程咬金求援,又被把持朝政的李道宗所阻,僅撥老弱疲卒五千。咬金無奈,逕往職田莊搬請敬德前往解圍,薛丁山獲知,毅然請行。途蒙仙女贈劍,遂大破敵軍,迎父還朝,合門旌獎。也是十分精彩。
該劇本對善施陰謀詭計的小人李道宗滿懷憤恨,對遭受誣陷而蒙受不白之冤的薛仁貴和尉遲敬德持高度同情,這些都帶有濃厚的民間傳說色彩。正是因為如此,足可見當時的平和在戲劇方面確很盛行。小時候,我就常聽大人們講,平和當時很流行唱戲,每逢廟會或節慶時,都會請來很多戲班。這些從表面上看似乎和民族英雄戚繼光並沒有關係,其實不然,歷史的考證往往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據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正字戲到閩南演出時,老藝人們看後都認為藝術的風格相同。查正字戲亦有《金貂記》打朝遇友這齣戲。閩南、台灣有關記載,有「四平」之名皆在乾隆之後,未悉唱腔情況,但乾隆十三年漳浦人蔡伯龍《官音匯解釋義》則說:「做九甲(正)唱四平。」九甲又稱九角,或謂為九行角色,又稱高甲,即閩南地方劇種高甲戲。難怪高甲戲與正字戲非常相似。當然,也不盡然。
閩中沿海的福清、平潭等地有「詞明戲」也稱正字戲,並發掘有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五三年)的手抄本,也是古老劇種,有幫腔並用嗩吶笛等樂器。有人推測,由閩北麻沙(出版「徽池雅調」劇本的接近江西的地方)傳入,流播在閩江口海邊為詞明戲,在閩南為四平戲,重要依據也是幫腔和滾,但這些也不是最重要的。在此之前,據南澳地方志記載,當時南澳人民為了紀念戚繼光、俞大猷剿平與倭寇為犄角的海盜吳平於海島,故建廟築台,逢「關帝誕生」等節日花巨款聘大陸戲班上演。而當時的南澳島屬閩、粵共營,四百年前閩南粵東戲曲就是因軍隊和海運而傳播入南澳的。明代王驥德《曲律》說:「夫南曲之始,不知作何腔調。沿至於今,可三百年。世之腔調每三十年一變,由元迄今,不知經幾變更矣!」這是精湛之論。如今,在南澳島上,仍保存著明代萬曆十一年(一五八四)建的一座戲台。它建在南澳舊城深澳關帝廟前。這樣的記載是非常有價值的。
由此可見,閩南戲劇的興盛也和民族大英雄戚繼光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