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深度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者手記:孩子,流浪何所依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5]     我要評論

海巖

 在人們的印象中,流浪兒童通常是衣衫襤褸、無家可歸的「三毛」形象,而當我們走進流浪兒童群體後才發現,流浪兒童這一身份,疊加著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輟學兒童、離異家庭兒童、乞討兒童、童工等多重標籤。來自於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多方因素,將他們置於困境。他們當中很多並非無家可歸,卻情願棲身街頭也不願回歸家庭。對他們的救助和干預,也遠非送其回家那麼簡單。

社會多關注盡早介入

 對於流浪兒童問題,家長應首先負有責任。「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養育子女本是人倫的基本要求。家長們之所以未能盡責,除個人主觀原因外,貧困、外出打工等社會經濟因素皆不應忽視。中國在經過了30多年高速發展之後,已到了應該調整政策之時,通過合理的再分配政策,使貧困家庭分享到經濟發展成果,才是解決流浪兒童問題的根本之道。

 從政府層面看,儘管中國政府早就強調對流浪兒童實行源頭預防和治理,但相關的社會保護機制仍待建立。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兒童保護機制,社區裡有政府僱用或民間組織支持的兒童社工,社工發現某個家庭有危害兒童的因素,如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對兒童的長期忽視等,就會盡早介入,提供相應的服務干預。

各界合力築起安全網

 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兩年來中國政府已將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程。繼去年轟轟烈烈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行動之後,民政部門今年再次提出,將啟動「流浪孩子回校園」的專項行動,以預防和減少兒童外出流浪乞討和重複流浪現象,此外還鼓勵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為流浪兒童進行專業化救助服務,困境未成年人社會救助保護試點亦有望試水,這預示著,中國未成年人救助與保護的相關制度法規建設將大大提速。

 總之,解決流浪兒童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的合力。唯有各界都關注流浪兒童的處境,了解他們的需求,建立多方協作的機制,才能為孩子們織起安全的網絡。正如一些機構所呼籲,「在街頭遇到流浪兒童時,不要冷漠,可以關心問候他們一下;不要匆忙,可以花多一點的時間了解他們的即時需要;不要暴力,可以拒絕但不要傷害他們」,為流浪兒童升起溫暖之火。

相關新聞
流浪小天使:我不想回家! (2013-02-15) (圖)
新年祈願:與海豚跳舞 (2013-02-15) (圖)
記者手記:孩子,流浪何所依歸? (2013-02-15)
設健全救保機制 防困境兒童出走 (2013-02-15) (圖)
率先財產公示 粵官躍躍欲試 (2013-02-07) (圖)
廣東廉政探索 借重香港經驗 (2013-02-07)
「曬家產」須領導帶頭 (2013-02-07)
官員財產公開試點區 (2013-02-07)
廣東公開支持財產公示官員 (2013-02-07) (圖)
韶關:官員「曬工資」 存款不公示 (2013-02-07)
本報記者調查報道:央視篤爆假魚翅 打殘羊城海味行 (2013-02-01) (圖)
食客談翅色變 酒樓客減八成 (2013-02-01) (圖)
專家說法:管理處:生翅難假 翅針非翅 (2013-02-01) (圖)
欠缺規範:產地廠家闕如 令人疑竇叢生 (2013-02-01) (圖)
識貨貼士:真翅透明柔韌 假翅一掰即斷 (2013-02-01)
深港同命 收復濕地! (2013-01-20) (圖)
兩大項目佔家園 一行白鷺泣青天 (2013-01-20) (圖)
重育紅林需十載 恢復灘塗耗百年 (2013-01-20) (圖)
記者手記:城市盲擴建 良策棄如草 (2013-01-20) (圖)
水客句鐘走一「水」 深海關宿舍前交收 (2013-01-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深度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