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天茵指外國人體內有「濕」的問題比較明顯。圖為她為外國友人模擬把脈的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浸大教海外執業 擬明年開碩士班
編者按︰回歸後,香港銳意發展本地的中醫中藥領域,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將中醫藥教育課程學位化,至今已累積10屆畢業生。本報特別專訪多位港產中醫藥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由首屆至最近一屆都包括在內,望透過他們踏入社會的經歷,檢視中醫藥學位化後的狀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畢業生葉天茵,甫畢業就走不一樣的行醫之路。遠行至瑞士執業的她表示,外國對中醫的接受程度比香港還要高,工資更比本地就業的畢業生高出3倍。該學院副院長趙中振也表示,香港的中醫畢業生語言能力好,「出口」至外國執業的潛力大,有見外國對中醫師有需求,該校亦打算於明年開設碩士課程,專門教授中醫如何在外國執業。
當身邊的同學都希望畢業後去政府開設的中醫診所工作時,葉天茵卻選擇了以中醫藥知識替人美容,又加入了澳洲人開辦的中醫診所,為不少外國人看病,治療他們的不育問題,這些經歷都為她其後到瑞士行醫埋下了種子,「我是在一次到瑞士的旅行時認識了當地的中醫老闆,後來他邀請我過去工作。因而我有用英文替人看病的經驗,而且當時才30歲,想著即使不喜歡,也可以回港,所以就決定去嘗試一下」。
收入比港高3倍
結果,瑞士的遠行並沒有令她失望。當地對中醫的接受程度遠比想像中的要高,「瑞士的醫院內都會有中醫師,物理治療師及營養師也會有中醫參與,不過由於當地用德語溝通,所以醫院內的中醫都是外國人」。雖然德語未精的她難在醫院工作,但在聘有翻譯的中醫診所裡,她卻是個工作忙個不停的中醫,「平均每天都有十一二個人來看病,如果每人看上1小時,工作其實十分忙碌」。不過,當地的待遇也比香港高許多,病人每次看症的診金折合港幣都要近2,000元,她的收入亦比本地剛畢業的學生高出3倍。
中藥難譯 病症有別
面對病人以外國人為主,葉天茵坦言行醫的方式有所不同,「始終香港人會比較明白中醫的概念,但外國人不太理解『寒』、『熱』指的是甚麼,只能盡量淺白,說得太複雜反而令他們擔心」。不過,葉天茵雖然精於中醫藥的概念,但對於將中醫藥翻譯為英文,相對來說有難度,所以有時也要請教外國醫師。
有別於港人願意「煲中藥」,葉天茵指,外國人的藥方都是濃縮藥水或藥粉,方便他們服用,而外國人和香港人的病症也不太一樣,「外國人常吃沙律、芝士、甜食,所以他們體內『濕』的問題比較明顯。我會勸他們逐步戒口,以免他們誤以為我要一下子『逼』他們吃中菜,他們見有效就會自然盡量少吃這些食物」。
葉天茵已在瑞士行醫一年半。在適應之餘,她更以於當地開設自己的診所為目標,「始終我已經在這裡付出了不少心血,不過我希望先學好德文,慢慢來。」
外國屢掀中醫熱潮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趙中振表示,中醫在外國幾度掀起熱潮,例如自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訪華後,針灸就傳到美國,不少美國人都去做針灸治療,「另外英國常見的皮膚病濕疹,當地劍橋大學畢業的醫科生都治不好,但廣州醫生卻治好了,也掀起了當地中醫熱潮」。
他表示,外國對中醫師有需求,而香港的中醫畢業生語言能力好,「出口」至外國執業的潛力大,該學院打算於明年開設碩士課程,專門教授中醫如何在外國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