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阿濕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人的生活,離不開賽馬。資料圖片

興 國

 阿濕婆是什麼?這是《本草綱目》一書中引用梵書的名字,原來指的是馬。馬的名稱還有很多未聽過的別名,比如紫叱撥、華聊、綠耳公、駁龍儀同、自在將軍、午日三公、聾蟲等等。

 香港的生活,很多人離不開馬,因為一星期有一兩次跑馬。香港人想不到的,是最近居然在歐洲發生的馬肉新聞。把馬肉混進牛肉來出售。其實這是早就存在的事實,因為馬肉比牛肉便宜,而且營養比牛肉更豐富,只是聽到吃馬肉,就會心裡怪怪而已。

 中國人吃馬,那是很悠久了,在仰韶文化的遺址裡,就有吃馬的遺存,先秦時代,馬是列為六畜之一。在桂林,我曾吃過馬肉米粉,在香港的新疆菜館,我也曾吃過馬肉腸。

 香港人日日都要經過的,是馬路。又不是給馬走的,為什麼叫馬路?多年以前,曾經有美國記者向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問過類似的問題,周總理的回答很幽默,他說中國走的是馬克思的道路,當然叫做馬路了。

 那麼,中國人為什麼稱道路為馬路呢?古代真是給馬走的嗎?查查字典就得知,馬,有大的意思。《本草綱目》說:「凡物大者,皆以馬名之。」所以有人稱為大蓼的一種草,正確的稱呼是馬蓼。章炳麟在《新方言.釋言》中說:「古人於大物輒冠馬字。」所以才有馬豆來指稱豆粒較大的豆,有時會指是蠶豆;更以馬棗來稱呼最近市場可以看到的新鮮大棗。

 不過,香港人知道馬的種種,通常都是賽馬的馬名。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一隻爹一隻娘 (2013-03-06) (圖)
琴台客聚:「人瑞王」周有光 (2013-03-06)
翠袖乾坤:林峯吳千語愛得公開 (2013-03-06)
天言知玄:與希治閣談情 (2013-03-06)
生活語絲:美國的文化侵略 (2013-03-06)
隨想國:阿濕婆 (2013-03-06) (圖)
路地觀察:經理人公司的黑箱作業 (2013-03-06)
百家廊:多情最是泉城柳 (2013-03-05) (圖)
琴台客聚:也斯與中國殺人王 (2013-03-05) (圖)
翠袖乾坤:沙士十年 (2013-03-05)
海闊天空:老健、老居、老本、老友 (2013-03-05)
杜亦有道:一匹布咁長 (2013-03-05)
思旋天地:靈活走位 (2013-03-05)
淑梅足跡:萬綺雯魅力驚人 (2013-03-05)
百家廊:遊雲南的三個小故事 (2013-03-04) (圖)
琴台客聚:銀銅二獎有主人 (2013-03-04)
翠袖乾坤:瑞雪迎豐年 (2013-03-04)
跳出框框:掛牛頭賣馬肉 (2013-03-04)
生活語絲:可愛的「恐怖分子」 (2013-03-04)
思旋天地:有期待 有信心 (2013-03-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