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去年純利371億遜預期 市場收貨外圍彈4.5%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渣打(2888)去年純利47.86億美元(下同),約371億港元,僅微升0.8%,但無論收入、盈利及股息均連續十年有增長,稅前盈利更創出十年新高,錄得68.76億元。即使增長略遜市場預期的70億元,但投資者依然「收貨」,該行在倫敦股價大升4.5%。渣打主席莊貝思表示,該行與美國當局達成和解,罰款雖然影響盈利表現,但集團決定增加派息,全年派息按年增加10.5%。
該行行政總裁冼博德表示,渣打去年共付出6.67億元和解費,確實拖累了集團的盈利增長,亦損害了集團聲譽,而最顯著拖累收入的,是流動資產緩衝及英國銀行徵費增加,有關影響相信在今年會繼續困擾該行。不過,他指,該行今年首兩個月的業績表現,成績仍保持良好,個人銀行業務收入顯著優於去年同期,企業銀行業務客戶活動活躍,各個市場亦強勁增長,帶動客戶收入上升。
期望今年四大財務達標
冼博德表示,該行將繼續嚴格控制風險、成本及投資水平,維持穩健的流動資金水平,密切關注資產質量。他期望今年能繼續達成四大財務目標,包括收入雙位數增長、成本增長與收入一致、每股盈利呈雙位數上升,以及股東回報在中期內達至雙位數。
渣打執行董事兼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指出,隨著《巴塞爾資本協定三》實施,環球加強監管趨勢。他料未來監管性支出將繼續增加。但他強調,該行擁強大資產負債表,今年會繼續控制成本,分散投資,相信盈利會續創新高。另外,他說,該行沒有特定的派息政策,但集團收入若可續創新高,亦會繼續增加派息。
渣打香港是集團主要盈利來源之一,個人銀行業務撥備前溢利上升一成至11.37億元,貸款減值下降1,800萬元,反映收回款項增加,使經營溢利增長12%至11.16億元,而整體稅前盈利為16.6億元,升7%,是集團盈利貢獻最大的市場。其他亞太區業務稅前盈利12.4億美元,按年跌12%。韓國業務盈利則升近2倍至5.14億美元。
港府辣招影響按揭業務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香港區淨息差由2011年的1.8%收窄至去年的1.6%,是由於去年首三季存款成本急升,加上流動性資金增加,令存款增速高於貸款增速,導致淨息差收窄。他期望,今年淨息差可保持於去年水平。
本地按揭業務方面,他指出,政府再推冷卻樓市措施後,上周樓市成交已明顯縮減約三成,又料樓市成交在短期內仍處低水平,希望未來幾個月樓價可輕微回落,令市場消化後,成交見底回升。他承認,新措施對按揭業務有短期影響,但長遠樓市朝健康方面發展,對銀行業務亦有利。去年渣打香港的按揭餘額,按年上升11%至210億元。
高層花紅總額降約7%
該行去年每股基本盈利為199.7仙,派末期息56.77仙,全年共派息84仙。由於與美國和解並支付罰款,該行高層花紅總額下降約7%。期內貸款減值大增34%至12.21億元。該行承認在若干市場遇到監管阻力,令資產邊際利潤下滑,尤其是按揭業務,但信用卡、私人貸款及無抵押借貸業務就有良好增長,抵銷了負面影響。
非利息收入方面,按年上升8%至80.61億元,包括淨費用及佣金收入、買賣及其他經營收入。核心一級資本比率為11.7%,按年跌10點子,總資本比率則為17.4%,跌20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