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海集團董事長李紹德。 涂若奔 攝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涂若奔)中國遠洋去年錄得巨虧,外界盛傳中央將給予財政扶助。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指,2013年仍然是航運業「嚴峻的一年」,估計中央政府會推出若干幫助航運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而中海集團董事長李紹德認為,政府扶助應針對全行業,尤應集中在石油運輸等涉及國家安全航行業、以及積極淘汰老舊船的企業兩大領域。
中海集團董事長李紹德出席「兩會」分組討論會期間接受本報訪問時,對於救助傳言,笑稱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已30年,「一個企業要靠政府的扶助來生存的話,這是沒有希望的」。他指政府只會支持行業,而不會去救某一個企業,「何況大型國企都已上市,更應該按上市規則來運作」。
淘汰老舊船 倡財稅支持
李紹德認為,在涉及國家能源安全範疇,中央應給予政策導向和保證,令國有船隊達到一定比例,因為「萬一發生局部局勢緊張,(國有)船隊一定聽命於政府」。美國和日本等國家亦是如此,對於關係到國家民生和安全問題的運輸,基本是由本國船隊來操作。他透露,目前在石油運輸領域國有比例僅為40%,而合理水平至少要70%至80%。
另外,國家對20年以上的老舊船應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提前報廢,這樣既有利於提倡綠色運輸、減少碳排放,也有利於造船工業的發展。他稱,提前淘汰老舊船,肯定令業界在資本金上有損失,在供求關係失衡的情況下,國家應該在財政和稅收上給予一定支持。
而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出席「兩會」期間也表示,目前整個航運市場的供求關係仍然失衡。雖然今後不會再有新運力大幅度擴張,但過去幾年的龐大船舶訂單仍會陸續投入使用,導致實際運力市場仍處於供大於求態勢,造成運價低迷。故估計今年的運價總體不會提升,「能夠保持穩定就不錯了」。預計今年的太平洋航線表現會好一些,中東、歐洲航線的表現也有穩定跡象,主要是由於航運界「理性佈置運力」所致,因此可以把握貿易微弱增長的機會,再通過節油措施,使行業的績效保持比較穩定。
傅育寧冀航運業保持穩定
他指,今年的乾散貨運輸市場仍會有壓力,供大於求局面仍未改善,能否實現谷底反彈還需要多觀察一段時間。至於集裝箱市場,去年第三、第四季的表現有改善,相信今年船隊經營效果會不錯,「如果船隊經營者能保持理性,不盲目擴張,今年的集裝箱市場將好於去年」。
至於成本方面,傅育寧指稱最近兩個月油價相對還算穩定,但始終有「波動向上的壓力」,而這也是業界最關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