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理大研「火旋風」效應 助防𨋢槽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周允基示範「火旋風」實驗,預計研究成果將能加強滅火的科研性。 香港文匯報記者龐嘉儀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2011年底的花園街大火近日開展死因研訊,再次引發公眾對消防安全的反思。香港人煙稠密,摩天大廈林立,一旦發生火警,後果堪虞。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系主任、剛當選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的周允基指,很多地方都存有消防隱患,如商場中擺放的巨型塑膠聖誕樹、開放式廚房、甚至電梯槽可能出現的「火旋風」效應等,都值得關注。目前學界對「火旋風」研究雖屬初級階段,但相信長遠有助加強科學於滅火時扮演角色。

 「火旋風」以龍捲風形狀發展,火種會向上急升,比一般火勢蔓延速度快3倍至4倍,且熱釋放率高,易燃性強,一旦出現可引致災難性後果。科學家於100年前美國一場森林大火首次發現此現象,而1996年香港嘉利大廈5級火中,於電梯槽亦有出現過類似現象,值得關注。

缺場地 須內地做大型實驗

 周允基表示,目前學界對「火旋風」研究只屬初階,由於香港欠合適場地,大型實驗只能在內地進行。他3年前已開始相關研究項目,共獲研資局120萬元資助,預計兩年後有成果,料未來在撲滅電梯槽或梯間火勢時,科研性會大大增強提高效率。

 他又指,發達地區的摩天大廈,由於高層風勢強勁,風助火勢的情形下,容易形成「風火效應」令災情惡化,但現時學界對其機理認識不深,因此有研究必要,「加上摩天大廈層數多,人群疏散需時,如馬來西亞的雙子塔甚至需要2小時,目前香港超高層建築林立,更要留意」。對於家居消防隱患,他指,現時高層細單位的開放式廚房設計,缺乏防煙阻隔,建議應安裝噴淋系統;而火災危險性高的劏房單位,除了加強消防設備,最重要是改善安全管理,「盡量向零意外出發,防患於未然」。

 周允基主導理大消防工程研究中心多項研究項目,包括大型中庭、超高層建築、深層地鐵月台、長隧道和綠色建築的火災安全研究;目前該校也與哈爾濱、成都等地院校有合作關係,又於合肥與中國科技大學共同建立了「大空間建築火災安全和技術研究中心」,「 內地一二線城市發展迅速,有地方和資金,令書本上的知識有機會實踐,水立方、鳥巢的防火設計,我們都有幸參與其中」。

相關新聞
中文口試題不難 文憑試生乏信心 (圖)
求助電話增三成 家長緊張過考生 (圖)
陳新滋:05年起爭全幅李惠利地 (圖)
理大研「火旋風」效應 助防𨋢槽火 (圖)
6日企來港招賢 喜港生靈活國際化 (圖)
話你知:國際教育體驗輸蝕 聘港才收復失地 (圖)
港大料應屆生薪酬待遇偏弱 (圖)
「敦煌女兒」港大講中西文明 (圖)
海外升學秘笈:異國出行:交通工具如何選?
普通話聊天室:粵講「早菍」 普說「晚安」
科技缺陷:手機功能百變 忽忘生活微變 (圖)
概念圖:手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