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知名愛國愛港人士、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毛鈞年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2月2日19時02分在香港逝世,享年76歲。毛鈞年先生治喪委員會定於3月22日下午3時在香港殯儀館一樓基恩堂設靈,3月23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治喪委員會主任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擔任。
毛鈞年先生1937年5月在香港出生,祖籍廣東番禺。1956年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196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獲取文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取香港大學教育系教育文憑。1962年9月至1984年8 月,在香港循道中學先後任教師、文史課主任(副校長級)。1984年參與創辦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並擔任總幹事。1985年1月至1987年6月,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秘書長兼文化教育部部長。1985年6月,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秘書長,12月當選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秘書長。1987年7月,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1999年3月榮休。2000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的大紫荊勳章。
2000年獲頒大紫荊勳章
毛鈞年先生一生勤奮好學,學業優異,學識廣博。在香港求學期間,積極參與學生活動,熱心服務同學,得到師生稱讚。及後長期從事香港文化教育工作,參與創辦香港中國語文學會,擔任秘書兼中小學語文教研部主任。從教二十餘載,學高身正,誨人不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曾任香港「春田」文化教育公司董事、《少年讀者》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學時代》雜誌管委會業務顧問,為傳播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不懈努力。
毛鈞年先生對香港、對國家懷有深厚的感情,愛國愛港立場堅定。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期間,廣泛聯繫文化教育界人士,努力推進兩地文化教育交流,重視培養青年人才,具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組織能力。在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工作期間,深入研究「一國兩制」理論,全力投入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廣泛聽取、如實反映各方面意見,為基本法的誕生、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晚年患病仍關注國情港情
毛鈞年先生勤儉樸實,不計名利,高風亮節。晚年患病期間,堅持與病魔作頑強鬥爭,依然關注國家改革開放,關注香港社情民意,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忠誠實踐者。
毛鈞年先生的一生,是愛國愛港的一生,進步的一生,奮鬥的一生。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實事求是、堅持原則,勤奮敬業、恪盡職守,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團結同事、聯繫市民,在同事和香港社會中享有很高聲譽。
據悉,毛鈞年先生病重期間及逝世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副主任黃蘭發、秘書長許東等先後到其家中探望和慰問。毛鈞年先生辭世後,劉延東等中央領導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向毛鈞年先生的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