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葛沖)兩會前出台的「新國五條」,作為溫內閣調控樓市的「最後一拳」,政策為讓房價回歸理性的初衷毋庸置疑。然而,新措施公佈以來,一些諸如「賣房潮」、「離婚避稅」等負面現象紛呈。究竟如何能減少新措施的負面效應,最大程度的達到預期作用?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診症開藥。有委員指出,新的20%稅收可能推高二手房價格和減少房源,購房者擠壓到一手房市場,進而可能導致一手房漲價,令「新國五條」事與願違。建議新一屆政府從源頭控制地價,多建保障房。
從全國兩會開始的第一天,「新國五條」便成為代表委員們會場內熱議的焦點。會場之外,普通民眾對出售住房按增值額20%徵收個稅的規定的擔憂,也令不少地方的二手房交易大廳擠爆棚。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向媒體指出,不少地方大量二手房湧市,有社會對政策的一定誤讀。事實上,「『個人唯一住房在滿5年後銷售』是免徵個稅的。」
徵稅20% 籲出細則勿一刀切
目前,住建部等國家相關部委已表示將就「新國五條」作出更明確的詳細解釋。對此,近日兩會上,不少代表和委員也紛紛建言獻策指出,雖然徵20%所得稅的政策會讓炒房的行為受到遏制,但在房價差額收稅的計算方法、房改房的原值認定等具體政策執行問題上,「新國五條」確實仍有待進一步明晰操作細則。
全國政協委員、奧宸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建民向本報表示,「新國五條」中20%稅收的規定不能一刀切,下一步仍需要具體細化。其中,一是要細化地區和城市,哪些地方需要實施這一規定,哪些地方不需要實施;二是需要細化具體實施對象,有關規定應該是要打擊炒房謀利者,而非自用改善者。她說,國外通行做法是不最終變現前不收稅。
二手房源減少 買家湧向新盤
全國政協委員、林達投資集團董事長李曉林向本報指出,新的20%稅收可能推高二手房價格和減少房源,購房者擠壓到一手房市場,進而可能導致一手房漲價,令「新國五條」事與願違。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要克服「新國五條」的副作用,就要把交易環節和保有環節的稅作通盤的考慮,繼續推進保有環節稅制建設,推進房產稅試點,加上保有環節所有稅費的整合。
「麵粉價格高了,麵包肯定要漲價。」李曉林強調,政策的出台要瞻前顧後,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他指出,只調房價,不控地價,令地價推升房價。他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同時也要在調房價同時控好地價。
政府不限地價 助長囤地熱情
鄒建民亦指出,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最主要的還是首先要控制好地價。她建議,政府應限制地價。她認為,地王不斷產生不僅推高房價,也助生了開發商的囤地熱情。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建議,所有土地都應該定個預售價、銷售價。
周嵐希望,國家盡快立法確定住房保障基本制度。全國政協委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認為,純粹的市場化問題政府不應該過多干預,但是國家在住房的保障性措施應該為老百姓提供基本的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副省長徐鳴向本報指出,不均衡發展和供求關係不平衡是導致部分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高房價的重要原因,房價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而高房價僅僅是「大城市病」的一種病態。要從整體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遏制投資、投機等外,還要控制中心城市、一些特大城市的過度擴張,適當發展中小城市,切實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各種中心鎮均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