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高麗2008年在陜西地震災區商議與天津對口恢復重建工作。 資料圖片
過去十多年中,張高麗輾轉深圳、山東、天津三地,主政一方始終將改革作為發展的第一引擎,在深圳4年,力推高交會,首提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山東6年,以對外開放、高新技術、民營經濟為齊魯大地的經濟發展重新布局;在天津6年,開動濱海新區發動機,讓天津異軍突起為改革開放的新焦點。
2007年3月,張高麗入主天津,因為長期在沿海發達省份和改革開放前沿工作,具有管理大城市的豐富經驗,備受各界期待。
張高麗主政天津的6年多中,正值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雙雙趨緩,天津這座曾一度沉淪的老工業城市卻煥發了青春。
天津濱海新區破繭化蝶
張高麗以濱海新區為改革龍頭,相繼推出總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的「十大戰役」,讓濱海新區破繭化蝶,成為天津的發動機。2010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歷史性地超越浦東新區。受益於濱海新區增長,2007年至2011年天津實現連續五年GDP年均增長16.5%,去年以13.8%的增速連續第三年蟬聯全國冠軍。
張高麗著力推進天津產業升級,服務業佔比迅速升至46.1%。過去天津是「一隻機(摩托羅拉手機)、一碗麵(康師傅方便麵)、一輛車(夏利汽車)、一瓶酒(王朝葡萄酒)」,現在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輕紡和國防科技等八大優勢產業集聚,現在天津人再說「一隻機」是大飛機,「一輛車」是高鐵。
深圳推出持續發展理念
1988年,張高麗出任廣東省副省長,之後擔任常務副省長、省委副書記,並在10年後兼任深圳市委書記。主政深圳的四年正是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和香港回歸祖國的最初四年,張高麗著眼於縮小與香港的差距,改造老東門、提升深南大道、擴建機場、建設地鐵和濱海大道等基礎設施,大力支持華為、中興等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提出並促成享譽海內外的深圳「高交會」,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規劃建設國際花園城市,深港合作也揭開新的一頁。
張高麗還提出,讓深圳「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目標,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被之後的歷屆政府所傳承。
山東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2001年底,張高麗北上山東,先後出任省長、省委書記。主政山東期間,張高麗致力於發展外經外貿、高新技術、民營經濟「三亮點」,積極實施東部突破煙台、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三個突破」和建設半島城市群的戰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從產業和區域發展的角度為山東經濟謀劃了戰略布局。山東的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06年,山東省的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