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增土儲再諮詢 最快2019供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港府昨日公布展開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的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5個岸邊填海選址、3個岩洞計劃及在中部海域填出人工島,總共「造地」2,000公頃至3,000公頃,供發展住宅和其他用途,料最快2019年有地。5個選址填出約600公頃土地,面積直逼油尖旺的699公頃。5個選址中,龍鼓灘面積最大,填海近300公頃,它和馬料水選址料可建住宅;大嶼山欣澳和小蠔灣則發展旅遊和物流業,預計是最快「上馬」選址。而發展岩洞則可騰空約10公頃土地(見另稿)。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的諮詢期昨日展開,為期3個月。港府整理收集的意見後定出填海選址,然後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啟動前期工作,例如技術性研究等,以蒐集更多資料作進一步規劃,例如填海範圍和土地用途等。
冀前期工作和規劃同步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記者會上稱,會透過3種形式建立土儲,一是平整土地,可立即使用,應付短期需要;二是物色可行地點,先完成詳細研究及設計工作,有需要時即動工,可中期應用;三是先預留符合選址準則的地點,有需要時展開研究和設計工作,用作長期規劃。他表示,現時政府開發土地動輒逾10年,希望定出填海選址後,先做前期研究和初步設計,有需要時便可即時動工,屆時前期工作和詳細規劃便可同步進行,縮短「造地」時間。
諮詢後定出範圍和用途
當局從第一階段諮詢的25個選址中,選出5個近岸填海地點,包括屯門龍鼓灘、沙田馬料水、青衣西南、大嶼山欣澳和小蠔灣,共可提供約600公頃土地,面積直逼699公頃的油尖旺區。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韋志成稱,希望透過第2階段諮詢,了解市民對不同選址的關注,其後就每個選址定出填海範圍及土地用途。他強調,土地規劃「一定要與人口掛u,但人口預測很難準確」,由於現階段未定出填海範圍,所以填海所得土地可應付多少年需要、可容納多少人口,以至開發成本多少等,均屬未知之數。但他指出,由於填海不涉及收地賠償,相信總投資額少於陸上土地開發成本。
5個選址規模不一,發展規劃亦各有優劣。香港西部近年有多個基建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西繞道等,而「中選」的龍鼓灘、小蠔灣及欣澳選址均位處西部水域,當局期望可利用策略性位置優勢,發揮有關設施的效用。
龍鼓灘填海 媲美長洲
龍鼓灘在5個選址中面積最大,約200公頃至300公頃,規模媲美246公頃的長洲。當局形容是少有的大幅用地,有利全面規劃,更可把握北上接通西部通道等的地理機遇,附近亦有洪水橋新發展區,但選址附近有發電廠,或有空氣污染問題,初步建議適合興建住宅。不過,由於選址只屬初步研究階段,尚未進行任何法定程序,能否與何時落實均難以預料。而沙田馬料水選址估計可填30公頃至60公頃土地,當局形容為「珍貴市區土地,方便接駁現有交通網絡,是發展住宅的理想地點」,配合沙田污水廠搬遷至岩洞後所騰出的28公頃土地,合共最多可提供88公頃土地,具潛力發展成新社區。不過,馬料水與龍鼓灘的情況相若,只屬初步研究階段,推出時間或較長。
小蠔灣欣澳料最快動工
大嶼山小蠔灣和欣澳的估計填海面積分別為100公頃至150公頃,以及60公頃至100公頃,前者擬發展成物流園,後者則規劃為旅遊和康樂活動用途,兩址的優勢是為鄰近社區如東涌,除帶來就業機會,亦適宜發展策略性經濟活動。韋志成指出,兩址已完成前期規劃研究,估計是最快可以動工的兩個填海選址。陳茂波強調,開發土地不只為建屋,即使土地作商業發展等的用途,亦可作為安置受市區重建影響的商業或工業設施,加快市區重建步伐,騰出土地。
至於擬填海80公頃至120公頃的青衣西南,雖然交通網絡配套完善,但須待政府10號貨櫃碼頭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香港2030年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完成後,才能確定實際用途,預計難以短期內上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