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希望市民勿忽略旅遊業對香港的好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昨出席一電台節目,大談對香港旅遊業的看法。他認為,最近社會熱議的水貨客問題不應「政治化」。他說,大家都會留意到水客並非來港旅遊,他們引發的一些問題令本地居民有意見;但遊客是真正來港遊玩消費,應該將他們與水貨客清楚分開,避免因誤解而對內地遊客有負面態度,忽略旅遊業對香港的好處。
對於近年來港旅客中內地客數量不斷上升,目前已經升到7成之高,姚思榮認為,對外國遊客、長線客等方面,香港的配套是有不足之處,例如有地方文化的景點少,人造景點較多。他倡議,從長遠合作考慮,可與深圳、澳門、珠三角地區作配套,吸引更多外國長線客旅遊,讓長線旅客預計行程時有更好規劃。
促當局長遠規劃
配合大橋通車
姚思榮呼籲,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上要改變「見步行步」,應該作出長遠規劃,應對未來旅遊發展,並了解問題所在。他提到,早前民建聯議員陳恒鑌提出發展大嶼山北的建議。他指出,隨著港珠澳大橋落成,將增加大嶼山區內就業機會,政府應加強發展區內旅遊,吸引年輕人進入該區,既可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又可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他又說,倘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香港再不提升本地吸引力,大橋角色將變成輸送原有旅客到珠三角其他地區。
談到旅發局近年工作,姚思榮贊同當局在有限資源下做了不少事情,期望新主席林建岳有更多新想法,例如,韓國及台灣利用「名星熱潮」吸引不少旅客,希望林建岳可利用與娛樂界的密切關係,用好香港更「星級」名聲,增加旅發局旅遊推廣的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