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西九龍文娛項目一日未建成,新光戲院仍堅守為香港粵劇的最後堡壘。
香港文匯訊報(記者 黃子慢)香港發展一如本地人腳步,便是快。北角老區也不例外,區內越來越多的大型連鎖店及商場,倒模式的撳入各街之上,但仍舊有上一輩遷居至此的閩南人,令北角「小福建」之名繼續流存。北角除「小福建」令人耳熟外,區內的新光戲院及香港殯儀館,也人所共知,如此兩大「舞台」,讓港人都能代入其中,成為戲中的主角。
人生如戲,舞台上拉起布幕,燈光一照,每個人就是台上的主角,而每一個香港人的故事至今仍於北角新光戲院上演。建於1972年的新光戲院,陪伴港人歷過不少風霜。開幕初期正值粵劇全盛時期,到處鑼鼓喧天,奠定新光粵劇界表演殿堂的地位,亦是內地各種藝術團體的演出重鎮,本地紅伶,如林家聲、梅雪詩、蓋鳴暉等,無不在新光留下人生中燦爛時刻。
新光戲院歷劫生還
時移勢易,粵劇已不見昔日之光輝,新光經歷過火災、金融風暴、沙士,甚至在2003年出現過結業危機,現在更名為新光戲院大劇場,頑強生存至今實屬不易。去年由李居明投資逾千萬元將建築物翻新後,分為1院及2院。設有過千座席的1院,現時除提供予粵劇表演外,亦會上演舞台劇、各類型演唱會及數碼戲院。而位於樓上的2院設有340位座席,將會被改變安裝成為演藝教育場地,作為排練和開辦講座等用途。
「大酒店」人生最後樂曲
在數街之隔,有「大酒店」之稱的香港殯儀館就是港人的另一個舞台,上演著的是人生最後一台戲。殯儀館坐落於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其歷史始自1930年代,最初只在灣仔道搭成的簡陋竹棚經營,至1964年才遷往現址繼續經營。曾送別不少本土名人,有如黃家駒、新馬師曾、張國榮及梅艷芳等,同樣在此走過他們人生最後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