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多「口」旁新字,大部分不必存在,皆因日常書面語的受規範漢字已足夠表達意思,不必依賴這類新興文字,這正正解釋了為何只有在香港才出現數量繁多的「口」旁字,而未能影響至其他漢語地區。就其影響力來看,此類語言現象實在弊多於利,優點只有兩個,就是在網絡溝通中,能減省修飾文字的時間,快速表達個人情感,以及增加漢字字庫。然而,這優點站不住腳,原因如下:
受規範漢語 已足夠表達
一、漢字字庫已足夠,不必為增加字詞而再造新字;二、如本段開首所言,受規範漢語也可表達同一意思,不必多此一舉;而且「熟能生巧」,只要多以書面語表達個人情感,內容亦可一矢中的。
如果認為透過書面語仍未能把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中只有一個因由,就是個人用字表達能力不足。現今科技發達,不但可用文字表達,更可配合圖像,不必一定用口語表現,故特多「口」旁字詞這一香港語言現象,並無好處可言。
不規範語境 降語言水平
至於這種現象的缺點,最嚴重就是令使用者失去語言規範的觸覺。假設一直浸淫在不受規範的語言環境中,例如常閱讀用字鬆散的報章及雜誌、常處於使用不受規範的語言溝通模式中,個人對運用文字的感覺便隨之消失,失去規範語言的能力,語言水平隨之下降。很多學者認為,學生語文能力水平下降,元兇之一就是口語文字大量使用,失去規範語言的能力。
這種現象雖無好處,但不能阻止其發展。因為語言是有生命的,是人類文化的表現,並會根據社會流通性而增減。我們絕不能因為個別字詞不符合現代漢語標準而強行打壓語言發展。況且現代漢語規範並不是「死硬派」,會因為社會通行性而收放,總不可能因為一時不合規範而「大開殺戒」。
增語言能力 不易受影響
不過,我們可從兩方面下工夫,以提高個人語言能力。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明閱讀有助提升個人語文能力。另因應個人運用文字習慣,只要個人語文能力高,在任何環境下,語言修為也會有高水準表現,到時候就不會受外在環境影響,使用互聯網時便不會採用口語或不合規範的語言了。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 廖尹彤
網址:http://clc.hkct.edu.hk/tc/
電郵:clc@hkct.edu.hk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