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左五)、吳伯雄(左六)、張曉明(右四)、葉克冬(左三)與其他與會嘉賓合照。
——人幣成合作新內容 服務業作用續發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兩岸關係發展令港台關係大幅改善,雙方均希望有更多更具體的合作,促進雙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在一論壇上指出,隨著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人民幣業務已成為香港金融界主打的對象,也是港台合作的一個新內容,而香港在專業服務業及擔任兩岸中介中轉的角色上,也可以繼續發揮作用。他認為,繼內地與香港簽訂CEPA、內地與台灣簽訂ECFA之後,香港和台灣應該訂定類似的制度化經貿合作安排,以全面提升兩地的經貿關係。
梁振英昨日在第三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上,就大會主題「大中華經濟新機遇」致辭。他說,過去30多年來,在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回歸、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進程中,兩岸和香港克服了困難,排除了障礙,否定了零和,合作的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實現了前人和外人以為不可能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們共同譜寫了大中華經濟的新篇章,同時為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力。」
為兩岸經貿推新功能
他續說,在這段歷史的不同時期,香港為內地的發展,也為兩岸的經濟往來,包括資金和人員的進出,發揮了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功能。「我相信,未來30年,香港將會因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繼續自我調整,繼續為中國內地,為台灣,為兩岸之間的經濟活動發揮新的功能。」
梁振英指出,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去年,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超過26,000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37%。通過貿易結算等活動,匯聚了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今天,香港擁有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這是人民幣融資活動和人民幣金融產品創新的最獨特的優勢。」
新產品助人幣國際化
在人民幣產品方面,上月底,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未償還餘額累計達2,570億元人民幣。2012年,以人民幣計價的人壽保單已收保費超過90億元人民幣。其他人民幣投資產品包括貨幣期貨、A股ETF、人民幣及港元雙幣交易的股票等,而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的安排亦已於上月公布。促進多元化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出台,深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同時促進人民幣資金在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跨境使用和循環,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些都帶有超越商業意義的發展。
梁振英指出,兩岸於去年8月簽署了《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中國人民銀行其後與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簽署了「清算協議」。港台在人民幣業務方面也有了非常緊密的合作。現在23家台灣參加行已經加入了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利用香港平台進行離岸人民幣貿易結算,這是香港在新的兩岸關係中的一個新功能。
放下包袱 否定零和
在香港的中介中轉功能問題上,梁振英坦言,曾經有人顧慮香港會因「三通」和ECFA而流失兩岸之間的轉口貿易。但經驗說明,在兩岸經濟規模擴張,以及ECFA便利兩岸直接貿易而帶動的經濟增長,都惠及香港的轉口貿易。ECFA全面實施後,兩岸經香港的貨物貿易額繼續增加。2012年,兩岸經香港的轉口貨物貿易總額達310億美元,佔香港整體轉口貿易的7.1%,再次說明兩岸和香港的經濟關係不是零和關係。
他總結道,兩岸和香港在過去30多年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各自取得巨大的成就,各種關係也穩定發展,是中國人在近代歷史的黃金時期,而關鍵是大家都能擁抱歷史進程帶來的變化,拋開顧慮,放下包袱,接受開放,否定零和,相信合作,並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三地的關係。「今後,只要我們不斷的突破框框,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兩岸和香港的經濟必定會創造和用好更大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