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德霖稱,推出全球首個離岸人民幣利率定價機制,以提升本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隨著台灣、新加坡、澳洲、英國倫敦紛紛加快拓展人民幣業務,不少分析擔憂本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將受到威脅,呼籲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增強本港競爭力。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宣布,推出全球首個離岸人民幣利率定價機制,以提升本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同時在兩方面放寬此前針對人民幣的特別監管措施,分別是取消人民幣未平倉淨額的監管要求,及取消人民幣25%流動資金比率的要求。
陳德霖昨日出席「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期間,與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述德多次暢談人民幣業務話題,兩人均表示在該領域應加強合作。
論壇結束後,陳德霖隨即第一時間宣布推出「三大措施」提升本港競爭力,引發各界廣泛議論,不少傳媒均追問陳德霖此舉的真實用意,是否顯示本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正受到威脅。
與其他中心「合作多於競爭」
陳德霖對此回應稱,人民幣國際化處於初級階段,需要許多年才能成熟,在此階段本港與其他金融中心的關係是「合作多於競爭」。他稱,所有離岸人民幣中心都會「用盡方法提供服務」,香港作為最早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地區,可為其他中心提供平台,促進離岸市場之間的合作推廣,達到互利雙贏的結果。而之前他在論壇上發言時也指出,目前與內地有投資及貿易往來的各大經濟體都有人民幣需求,各國亦應繼續發展人民幣平台,提供開戶、收付、融資及理財產品等服務,合力擴大人民幣資金池的整體規模。
放寬後監管與其他外幣看齊
陳德霖又分別對「三大措施」作出解釋,稱離岸人民幣利率定價機制有助深化及優化香港的清算平台,推動貸款市場和相關金融產品的發展,並可幫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至於取消人民幣未平倉淨額及25%流動資金比率的要求,他稱是由於此前人民幣產品剛剛起步,與其他外幣的市場深度有距離,因此需審慎監管,對其匯率風險和流動風險都有嚴格規定,但隨著深度持續加大,最新措施可令人民幣風險管理與其他外幣看齊,並非不再進行監管。
首季港銀處理人幣結算增45%
據陳德霖披露,截至今年3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增加了300餘億元(人民幣,下同),至逾8,100億元;首季經本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為8,300億元,同比上升45%,創歷史新高。人民幣拆借活動也日趨活躍,一年前的規模僅為港元拆借的5%,但目前已升至40%-45%水平。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也在同一場合表示,香港已與台灣簽訂備忘錄,目前已有某些投資產品,包括在港掛牌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台灣上市,現時正繼續與台灣當局商討,希望增加更多人民幣產品在台上市。至於A股ETF,她未有披露更多詳情,僅表示在目前政策框架下可以進行討論,故鼓勵業界與台灣業界合作發展相關業務,包括直接投資融資、人民幣產品銷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