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貿發局調查指出,發現近80%參展商以香港展覽作平台發布新產品。資料圖片
踏入今年第2季,外需疲弱狀況無明顯改善,但市場反映出一個新趨勢。廣交會及多個香港的展覽反映,平價產品需求有下降跡象,品牌產品需求則越來越大。有不少企業放棄廣交會而選擇在港展覽,皆因香港展覽有其獨有優勢,相對地能突出產品特色,並更能突出產品品牌,反而廣交會上,買賣雙方對價錢比較關注。現時貨幣匯率變動令外貿環境複雜、競爭加劇,港商需進一步加強品牌策略搶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詩韻
一向被視作「中國外貿晴雨表」的第113屆廣交會結束。據相關統計數據,境外採購商與會人數按年減少3.83%;累計出口成交為355.4億美元,按年下降1.4%。兩項數據均比去年同期下滑,表明外需不足狀況尚未根本改善,歐美客商皆現跌勢,歐盟客商按年下跌8.48%,美國則降5.7%,惟金磚四國買家數目皆有上升。成交金額方面,中國對歐盟、美國成交比去年同期下降4.9%和0.5%。
80%參展商發布新產品
早前貿發局亦公佈多個於春季的展覽,有參展商表示現時傾向以有品牌的產品來參加香港的展覽。貿發局委托獨立調查機構益普索(Ipsos)對7項展覽進行調查,共1,051位參展商及1,506位買家參與,發現近80%參展商以香港展覽作平台發布新產品,約70%買家通過香港展覽會認識新供應商。
參加貿發局舉辦家品展的企業得利高(香港)製品董事總經理孫騰章坦言,公司走品牌路線,並無參加廣交會。他認為,目前兩地展覽的定位其實不同,如內地展場、規模都比香港大,而且參展商眾多,產品價格便宜,要突圍而出並非易事,相對來說,參加香港的展覽更能突出品牌。
孫氏覺得,無論香港展覽業或港商,了解、發揮自己的優勢很重要。很多買家到廣交會是為找物廉的供應商,但來香港則是找新鮮的產品。他清楚自己公司要用品牌來打響旗號,所以選香港展覽。「如果八成買家都同你講價,就好浪費時間。」
日企受惠「弱幣」 韓展商增
另一方面,日圓自去年11月中開始持續跌勢,近半年跌浪令日本出口企業受益不少。企業紛紛拓展海外業務,除貨幣問題令日企產品在海外變得便宜外,款式、設計、質量等自身優勢拉開市場攻防戰。
韓國出口商也加入外貿競爭戰團,據貿發局調查數字,韓國參展商按年增逾24%。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指,日本參展商數目兩年以來增加很多,但買家數目則相對弱一點,7展中按年減少逾5%至4,782人,甚至比歐洲市場還差;而今年則有3,799買家來自韓國,較去年同期增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