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台北地鐵的「人性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車廂寬敞,設有簡易靠位。 作者提供圖片

施薔生

 仔細看台北的地鐵路網圖,彷彿像一頭任勞任怨的駱駝,頭朝右,前腳著地,後面三條腿有力地支撐著。駝峰上有向上和朝左延伸的線網。是啊,不要看台北市人口近300萬,地鐵線網總長度100公里,但至今年3月,台北捷運運量,每日平均達175.3萬人次。況且,台北市的地鐵與公交、「市民小巴」、出租車等地面公共交通,已經實現十分方便的換乘對接。近日,在台北市雖然乘地鐵只有2天的見聞,但其鮮明的「人性化」服務,給我留下難忘的深刻印象。

 我是乘飛機到達位於台北市中心的松山機場。下榻旅館是位於台北北面的翡翠湖度假飯店。在機場大廳的旅遊諮詢服務處,接待人員熱情地從電腦中幫我查詢到乘地鐵換大巴到飯店的路線圖。想不到,跨出機場出口,迎面的左邊幾步路就是標有台北捷運的地鐵站。我一時好像換了空間,是從上海火車站出來走向不遠處的一號線地鐵站。台北的機場換乘地鐵,竟然比上海乘火車轉換地鐵還要方便!

 我花25元新台幣購票,去忠孝復興地鐵站再換藍色線到台北車站。台北的地鐵與上海一樣,不同線路是按不同顏色標明。票價也差不多。當然,如按人均收入比,就有一些差距了。上海的地鐵出入口是分開的。我們從站點進去往往要繞一圈子才能走進入口處。而台北的地鐵裡每個出入口都是在一起的。無論從哪個口進去,都能就近方便乘車。已經是晚上6點左右,台北地鐵也迎來乘車高峰。車站月台內摩肩接踵,但十分安靜。大家有序地在排隊候車。到達忠孝復興換乘站,大廳內有執勤的兩名服務人員站在那裡,隨時等候乘客的詢問服務。地鐵車站內的牆壁廣告,很多是公益性,罕見商業廣告。文明乘車和應急逃生類的廣告比較突出,內容十分明瞭。

 在離開台北的那天,我從市區位於南京東路上的台北飯店出發,在附近的松江南京車站乘地鐵到總統府和228和平公園觀光遊覽。隔夜,也是乘地鐵去台北市政府、101大樓和誠品書店等觀景。這次,是有心觀察了台北的地鐵運營服務情況。攜帶自行車可以乘地鐵,單程票要80元新台幣。坐輪椅的殘疾人獨自乘地鐵比上海多,時有車站服務員會幫助推輪椅。車廂內的座椅擺設並不是千篇一律。我晚上回來坐的那節車廂座椅很少,兩旁是可以靠立的簡易鋼管。估計或是專門給攜帶自行車乘客用的。

 上午到達台大醫院的地鐵站,驚喜發現站台上有一個創意別致、充滿浪漫情趣的實用雕塑座椅。一對情侶正親密地依偎在椅上,見我要拍照,很「配合」地離開。我一看,原來是兩手緊握的造型,平攤著的雙手正好構成一個椅凳,兩個大拇指相扣,恰好形成一個椅背,構思奇妙,立意深遠。可以說,既象徵著愛情和友誼,也喻示著台灣和大陸的兩岸情愫。離這幾步遠,面對電動扶梯,更是一個十分精美的立體雕塑,透露著陽剛之氣和柔和至美。雖然,上海的地鐵站點要遠比台北的多,台北只有90多個。但像這樣的藝術雕塑能擺放在地鐵站台內,還不多見。

 給我心靈顫動的,至今還久久迴盪在腦際的,更是台大醫院地鐵站內外的標識圖。在出口處內的「台大醫院站位置圖及轉乘資訊」,告知的信息要素,要比起上海的更詳細清楚得多。還有一張周邊換車公交線路的末班車時間圖,清楚地標明:本地鐵站通往「淡水」和「新店」兩個不同方向的首班車和末班車的時間段。下面有將近10條公交線路的末班車時間,以方便乘客換乘的選擇。

 我走出站點來到仁愛路的這邊。發現這裡的標識比起上海來更是新鮮。台大醫院出口處上來,是一個寬大的平台。(上海的往往小得多,且只有一個出口。)右邊可走到228和平公園,左邊走到仁愛路。靠近自動扶梯的左邊牆柱上,掛著一塊「本站電梯位置圖」,特別方便殘疾人乘車。乘自動扶梯上來的乘客,迎面就可看見靠對面牆壁立著一塊鮮明的指示牌。上面清楚地標明:右邊箭頭的是二二八紀念公園、懷寧街;左邊箭頭的是公園路、凱達格蘭大道。走到馬路上,發現路燈柱上還掛著一塊前方是「總統府」的指示牌。

 一個還不是樞紐的台大醫院站,其內外標識圖竟然做到這樣的精緻,我不由得十分驚嘆。上海地鐵站點周邊現正在抓市容環境治理。我有次問一個地鐵執勤人員:地鐵出口站外面的標識,為甚麼一塊也沒有?他茫然地答:地鐵內不是有了嗎?!

 上海最近正在強調城市管理要注重精細化。而精細化的內核,還是處處為市民方便著想的「人性化」理念。離開人性化,再依靠信息技術的精細,也是緣木求魚。

相關新聞
百家廊:台北地鐵的「人性化」 (2013-05-21) (圖)
琴台客聚:楊國雄的報業研究 (2013-05-21) (圖)
翠袖乾坤:貪慕虛榮 (2013-05-21)
海闊天空:活的展覽品 (2013-05-21) (圖)
生活語絲:五一假日記事 (2013-05-21)
思旋天地:簡政放權 (2013-05-21)
淑梅足跡:轉苦為樂 慈悲為懷 (2013-05-21)
百家廊:叫早的星星 (2013-05-20)
翠袖乾坤:捨得 (2013-05-20)
跳出框框:學書法 (2013-05-20)
琴台客聚:莫效洋僧枉唸經 (2013-05-20)
杜亦有道:時也運也 (2013-05-20)
思旋天地:「五月窮」「五月富」? (2013-05-20)
網人網事:跨界搶劫(下) (2013-05-20)
百家廊:疏花隨想 (2013-05-17) (圖)
翠袖乾坤:五月天 (2013-05-17)
古今談:西線工程南水北調 (2013-05-17)
琴台客聚:將長頸鹿的脖子挽成死結 (2013-05-17)
生活語絲:記倪志福 (2013-05-17)
演藝蝶影:《金枝慾孽貳》的演技 (2013-05-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