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褚簡寧撰文批評陳方安生的說法誤導。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公開聲稱,倘特區政府制定政策需評估內地社會反應,就會「削弱香港高度自治」。資深傳媒人及時事節目主持褚簡寧(Michael Chugani)日前在報章撰文質疑及批評陳方安生的說法誤導,甚至是荒謬的,陳聲稱港英政府制定政策毋須顧及英國,但事實是,港英政府官員全為英國人,根本毋須白字黑紙列明需考慮英國利益。
特區政府早前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備忘錄,要求各政策局由6月起,所有政策文件均要評估內地社會反應,各反對派乘勢聲言此舉是「向內地叩頭」,宣稱會影響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原則。被「維基解密」揭發為「反對派禍港四人幫」的陳方安生,早前在接受訪問時就聲稱,特首梁振英發出的新指令,「背離港英時代的政策規範」,又聲稱在港英統治時期,政策的制定者「重視香港多於英國利益」,而當時香港的官員毋須考慮英國社會反應。
褚簡寧:英人攬大權毋須列明
《南華早報》於剛過去的周日(18日)刊出褚簡寧的文章,質疑陳方安生的說法,「她(陳方安生)是對的,港英政府的確沒有白紙黑字列出類似的指令,但當時管治香港的政府高官均是英國公務員,所以考慮英國社會反應的指令根本是多餘」,而當時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行政局,成員包括怡和洋行、英資滙豐銀行及英軍司令等,不少英國商人來港只為賺大錢。褚簡寧反問道:「當英國利益早已滲透香港各項政策,何須另紙明言?」
船民軍費擾香江 劣跡斑斑
他在文中舉例說,上世紀70年代末,數以十萬計的越南船民湧港,帶來沉重負擔,令香港難以承受。當時華人從政者促請港英政府「落閘」,但英國只顧於國際間建立其「慈悲為懷」的形象,無視港人利益,下令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把這件「蘇州屎」脫得一乾二淨,香港就需支付難民的食宿開支,令香港納稅人震怒。最終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地接收部分難民。
褚簡寧續說,在英國管治香港期間,在港駐軍,每年苛取超過10億港元軍費,添馬艦更被限定為「華人止步」的軍事用地,不過,解放軍駐港,香港人分毫不用支付,但當特區政府擬把部分添馬艦用地劃為軍事用途,並於特定時間開放公眾時,香港人卻示威反對:「為何港人總是對人不對事,為反而反?」
讚CY頂住壓力「港人優先」
他直言,梁振英自上任後受到不少公眾壓力,決定實施零雙非、買家印花稅、打擊水貨客、限奶令等多項針對內地人的措施,由於這些措施惹起爭議,梁振英才下達評估內地社會反應的指令。他慨嘆,「這些措施都是港人利益凌駕內地人利益,不過梁振英非但得不到掌聲,更被港人大喝倒彩……即使內地人及部分立法會議員如何怒吼,要求撤回政策,梁振英仍然堅持」。
揶揄陳太也曾是「受害人」
他強調,自己不是「梁粉」,更不是要維護梁振英,更認同陳方安生指,梁振英應該更清楚解釋其指令,因為港人擔心評估內地社會反應會影響香港未來的政策制定,但他認為制定政策盡可能考慮最多方面的意見和反應,根本沒有錯,「陳方安生可以懷緬港英時代,這是她的權利……英國人(在港英統治時期)可以自由出入香港,在港居住和工作,但港人在英國卻沒有同等權利。英籍公務員不論在房屋津貼、福利待遇都較相同職級的港人遠遠優厚,陳方安生對此應該十分清楚,因為她亦曾受這不公平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