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佳士得一共6天的春拍,以32億港元的總成交額結束,金額較上年度增加17%。
——5月春拍顯藝術品投資新動態
5月的香港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分熱鬧,月內有多場大型拍賣舉行,最囑目的當數香港佳士得共6天的春拍,上周以32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完滿結束,是次成交較上年度的27.3億港元增加17%。綜觀月內拍賣,不難發現,隨著更多藏家和投資者加入,本港的藝術品市場正走向更多元化發展,無論古玩、現代藝術都各有捧場客。有業人士指出,由於市場需求多,競爭大,藏家或投資者想尋寶,可提前染指一些少人注意的拍品,如大家都搶清三代瓷器時,就要留意清五代,甚至明、宋瓷。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明曄
在佳士得這次的春拍中,其中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春拍,四場合共取得584,806,250港元,即近5.8億的總成交額,成交率以項目計算為71%,以成交額計算為81%。當中更有一場「陳玉階珍藏」以高出估價4倍且100%全部拍出,成績不俗。
清三代清五代最受捧
由於清三代或清五代的拍品一向受市場歡迎,價格因需求多自然會再升高,這次不少拍品還是清朝的瓷器及工藝,不難理解四場中拍得最高價的,也是一對清乾隆的紫地粉彩龍紋夔耳瓶,以4,355萬港元拍出。但緊隨其後的第二名卻是一件商晚期的青銅獸面紋「耳丁」卣,是以3,795萬港元成交。同場另外也有2件青銅器成功拍出,反映青銅器已慢慢受到市場關注。
佳士得的副總裁兼專家曾志芬指出,青銅器在香港一向很冷門,所以展出的也不多,然而就她觀察,青銅器其實更值得收藏,而隨著這個市場慢慢成熟,應該會有更多人關注,並會成為市場的發展方向,更具價值。她指出,「青銅器有4,000年歷史,是拜祭天地時用的器皿,也是以前的貴族們證明自己地位和權力的方法,珍罕性及工藝無可置疑,在古代青銅器評級很高,既然皇帝都重視的物品,為何到今天仍那麼冷門呢?」
宋瓷要摸 不能只靠看
「收藏藝術品都有一個過程,早前可能好多人開始由清三代開始收藏,到清三代買不到,就開始到清五代。到清五代都開始買不到的時候,據經驗就會開始收藏明、宋等更早期的朝代的拍品。」她認為,投資者也可以考慮一下站在這個市場的更前線而作出決定。
她指,目前市場已慢慢開始接受並想找宋朝的瓷器及工藝品,這是收藏市場發展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宋瓷有別於清瓷,尤其是清朝皇帝的古玩,大部分都有印鑑或圖鑑證明曾是皇帝收藏之物,宋瓷要鑒定年份,就真的不能只靠看,還要摸,由形狀、圖案和油光去證明並定出年份。如宋朝建𡌺黑釉油滴盞,看上去平滑和油潤,但因為已經過了1,000年,用顯微鏡看就會見到表面上微微的裂紋。
拍賣場中,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愈來愈受歡迎,這主要得益亞洲尤其是中國藏家及投資者的加入。曾志芬指出,自2003年,中國瓷器市場就開始起步,「是內地朋友走進來這個市場的緣故。市場的錢太多,投資渠道少,所以有一些就流進了古玩市場。」
游資湧入藝術品市場
她說,收藏中國瓷器除了可以提升身份和品位外,近年也有不少人是以投資目的走進來,「有不少新的收藏家問,這件2年後會值幾多錢,反映他們的投資心態。藝術品的價值其實很難說明。這一刻你認為它值100萬,買的時候覺得很開心很滿意,但2年後又是不是有人願意以更高的價錢去買呢?未必知道。」
# 但曾志芬指,以她的經驗所得,這一些藏品都不便宜,都是優質的,日後價值可以升到多少,很難估計,但最少可以保值,而她亦未見過有下滑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