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據凱捷顧問公司(Capgemini)及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財富管理早前聯合發佈的《2012年亞太財富報告》顯示,2011年,亞太區的富裕人士數量首次超過全球其他地區。得益於中國與日本等大型市場的增長,區內的高資產淨值人士(指至少有100萬美元可供其用於投資的人士)數量達到337萬人。
日本是亞太區目前最大的單一富裕人士市場,2011年在區內所有富裕人士中佔 54.1%。中國緊隨其後佔16.7%,再其次是澳洲。2011年三大市場佔區內所有富裕人士總數的76.1%,較 2010年的74.4%略有增加。但由於歐元區危機持續,導致亞太區富裕人士可用於投資的財富總量下跌,其中區內的大部分成熟市場均現跌勢,尤其印度和香港大幅下跌。然而,區內仍有市場實現增長,令總跌幅限制在1.1%,亞太區可用於投資的富裕人士財富總額為10.7兆美元。
超富裕人士
在該類高資產淨值人士中,約有0.6%屬於「超富裕人士」類別,即可投資財富超過3,000萬美元,但該0.6%的富裕人士所擁有的財富佔區內富裕人士財富總量的24.5%。特別是在中國,據萊坊(Knight Frank)今年發佈的《財富報告2013》顯示,財富創造將在中國乃至亞洲繼續,到二零二二年中國的超級富豪人數將增加一倍以上。
截至二零二五年,中國的城市人口預計將達到十億左右,且城市化的進程並未顯示出任何放緩的跡象。麥肯錫近期發佈的報告預測顯示,到2025年將有202個中國城市擁有100萬以上的居民。隨著城市的擴張,創造財富的機會也不斷增加,對超級富豪的數量增長預測也反映了這一點,尤其是在所謂的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未來十年內,上海的超富裕人士的人數預計將上升160%以上,達到3,704人,超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巴黎和芝加哥。北京預計將實現130%的增長,使之超富裕人士人數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六。上述四個一線城市將擁有140多名億萬富翁,財富總額接近3,000億美元。
香港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挑戰
資本市場完善 缺乏必需數量之業務精通的顧問
進入中國投資的門戶 沒有單一的監管機構
稅務法律良好 對商業的監管不如新加坡友善(但正努力改善)
富裕人士普遍傾向於交易而非全盤的財富管理服務
資料來源:《2012年亞太財富報告》
境外財富管理中心—香港
由於亞太區內富裕人士人數及財富不斷增長,財富要求日漸複雜,亞太區境外財富中心如新加坡和香港開始嶄露頭角。亞太中心對於區內的富裕人士而言具有地域鄰近、文化和語言相通優勢,而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士非常希望將其資產留在本地。2010版的《亞太財富報告》就曾預測,2012年預期將有57%的亞太富裕人士資產留在本地,而在金融危機的高峰時期(2008年),67%的資產都會放置在鄰近地區。
對於香港來說,其資本市場板塊已經相當成熟,令其可充分把握投資資金。因此,香港的資本市場為富裕人士客戶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並令投資(如中國內地企業的首次公開招股)更加方便,而這在傳統的境外財富中心往往比較困難。與此同時,香港可以對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入帳,令中國內地的投資者更容易選擇香港。
此外,該報告還從客戶、公司及市場三個角度,引入多個參數,衡量香港、新加坡以及瑞士、盧森堡等地作為境外財富中心的吸引力。其中香港在金融保密性、富裕人士財富的增長、經商容易程度、資本市場的深度、金融中心的成熟度等多個方面都被評定為「高度吸引」。
但對於香港以及新加坡而言,缺乏精通業務的人才是各公司在利用兩地作為境外財富中心崛起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人才的短缺限制了各公司向數目不斷增長的客戶提供有效服務的能力,可能令富裕人士未獲得相應的服務或服務不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