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負責老師許加恩(左)指,預計9月可完成系統並設立網頁。旁為其他老師,正示範「啟聾」手語。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在沒有聲音的世界,學習變得更困難,加上不少抽象詞彙,如「光合作用」、「WiFi」等,尚未有統一手語表達,令聽障學生上課難上加難。有見及此,專門為聽障生提供教學機會的路德會啟聾學校,從優質教育基金申請300萬元,決心打造「學校版」文法手語系統,創建5,000個詞的詞彙庫,輔助新高中課程的教與學。系統內容會上載網頁,供全港參考。
「最終手勢」由5團體投票拍板
計劃已於去年2月展開,預計需3年時間,即至2015年完成。計劃負責人、啟聾學校老師許加恩指,香港手語由不同聽障群體自創,做法五花八門,同一學校的教師演繹「光合作用」時手勢亦不一致,加上坊間常用「自然手語」,把句子重點置前,文法結構與口語不一,對學習造成影響。有見及此,該校決心打造統一「學校版」文法手語系統。他表示,詞彙「最終手勢」將由5個團體共同投票決定,預計9月可設立網頁上載資料。
現時不少聽障學生在普通學校學習,但未必能完全適應。而啟聾學校現有學生中,高達三成學生從普通學校「折返」。校長吳育珍表示,為協助聽障生學習,該校不時會到主流學校為聽障學生尋求支援,包括分享學習策略、提供言語治療訓練等。另該校會開放該校服務中心,提供學業輔導支援。
學習設備貴 家長盼支援
啟聾學校肩負聽障生教學及支援工作,多位家長坦言,子女入讀該校後,學習有所改善。家長羅太及張太均希望,政府能於設備上加強支援聽障生,「雖然政府會資助第一個人工耳蝸,但它的機身約6年就會壞掉,要換就要花十幾萬元,換一顆電池也過千元,希望政府可給予支援,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