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邱建文在出艙口滿面笑容地揮手。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邱建文,昨日成為首位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香港乘客。此次有機會到南海冷泉區深潛,令他告別以前「紙上談兵」的研究。邱建文期望在南海冷泉區發現新的物種,以及物種共生的獨特方式。
冷泉區是深海海底生命極度活躍的地區,被認為是科學家們的實驗「盛宴」。有機會赴南海深海研究,對邱建文來說充滿新鮮感,因為終於可以告別以前「紙上談兵」的研究,「我主要想觀察一下冷泉區與非冷泉區的差別,在這方面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國內目前很少,南海更是一片空白」。
南海冷泉區吸引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是因為它的奧秘還基本沒有被人揭開。邱建文曾向媒體展示過一張冷泉地圖,20多年來,全世界各海域發現了幾十個冷泉。在中國,已發現的冷泉只有一處,就在南海的東北部。邱建文說,如果蛟龍下潛能夠取到冷泉生物,很可能會是這方面的首次發現。
捕獲石筍狀海洋生物
6月18日,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在下潛過程中曾發現非常奇特的景象,有一些類似石筍的乳白色柱狀物體,還有氣孔冒泡,但是卻錯過了取樣。6月19日,邱建文下潛時,成功從冷泉區捕獲石筍狀海洋生物。科學家們冷泉區發現新物種的期待,這很可能將得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