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學學額剩3千 屯門「空缺」最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學派位經過減派的調整後,大部分地區亦依然面對學額過剩問題,其中屯門就有650個統一派位學額無足夠學生入讀。圖為以往派位結果公布情況。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中一派位結果將於下周二公布,由於今年的升中人口已大跌逾5,000人,反映中學界已進入「冰河時期」。教育局昨日於立法會文件中披露今年各區「統一派位」剩餘學額的資料,逾7個地區大剩200個至650個學位不等,其中以屯門的「空缺」最多。中學界坦言,今年情況嚴峻,雖然當局已推出「三保」措施去保障學校生存,但卻難以預計學校會否因收生過少而面對不健康的發展,各校只能「望天打卦」。

屯門剩650學額 北區荃灣「打和」

 有見升中學童大減,為免引發殺校或縮班潮,教育局早前推出區本/校本減少每班派位學生人數,以減輕「學生荒」的問題。結果顯示,調整過後全港依然剩出3,200個統一派位學額無學生讀,而大部分地區亦依然面對過剩問題,只有北區和荃灣做到供求相等。

 至於在學額過剩的地區當中,以屯門最為嚴重,多出650個統一派位學額,東區亦多出400個學額。南區雖然亦多出400個學額,但在該區的預計升學人數只有500人的情況下,有關「空缺比例」可謂極高。

教局「三保」減衝擊 學界見步行步

 不過,教育局亦指出,當局已推出「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的一籃子紓緩措施,並將開班線人數降低至25人1班,假如學校能錄取26人,就可以開2班。反過來說,若以2班上限68人計算,若學校收生只剛剛達開班線的標準26人,就意味著該校有42個「幽靈學額」,但仍可獲政府正常的資助,變相減低大量剩餘學額的衝擊。

 屯門區中學校長會副主席譚日旭指,上述措施是好事,但情況依然嚴峻,有收生危機的學校仍會擔心;面對下周二公布結果,學界只能見步行步。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亦指,中一學額的分配情況當中有太多未知因素,「因為派位是隨機的,很難確保空缺是否就集中在一些學校之上,完全無法推算整體中學會如何受影響」。她坦言,面對全港整體剩餘學額高達3,200個,學界難感樂觀,再加上對派位結果不滿意的學生有機會流到直資中學,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她又表示,當局「三保」措施從學生「生存角度」而言奏效,但卻不能保障學校能否健康發展,「如果學校最終獲派的人數很少,只有十多二十人,學校是否以『牙籤班』般升班呢?如果一間學校只有100多人,那如何發展?『三保』也只是保3年,有很多事需要考慮。」

 另教育局推算出2013/14學年至2027/28學年的適齡升中學童數字,反映未來升中人口仍會持續下跌至2016/17學年的約4.8萬人,然後才開始回升,至2024/25學年到達約7.6萬人的高峰,至2027/28學年則會有6萬人。

相關新聞
考評局統一計分 文憑試5**即7分 (2013-07-05) (圖)
港大浸大列M1M2「全科」 (2013-07-05)
中學學額剩3千 屯門「空缺」最多 (2013-07-05) (圖)
部分學額「大剩」地區 (2013-07-05) (圖)
台灣師大先修班 月底再招港生 (2013-07-05) (圖)
近半青年玩機日逾4句鐘 (2013-07-05) (圖)
中文言必有「中」:歧義─難為正邪定分界 (2013-07-05)
港漂系列•資源之爭:苦捱被屈搶資源 港漂:真的賺了嗎? (2013-07-04) (圖)
專業意見:教授:「喜不喜歡」與「對不對」兩回事 (2013-07-04) (圖)
盛讚港人:盼拋開成見 試相互理解 (2013-07-04) (圖)
香島「資優新體驗日營」圓滿舉行 (2013-07-04) (圖)
吳克儉:中史報考減 非因獨立成科 (2013-07-04) (圖)
教學有方:自我介紹宜簡潔 背短句忌生硬 (2013-07-04)
銜接學位「大細超」 8大93%收「自己友」 (2013-07-03) (圖)
教界促公開資料 劃一收生標準 (2013-07-03)
8大院校高年級銜接學位收生來源比例 (2013-07-03) (圖)
明知有優勢 追捧讀8大副學士 (2013-07-03)
全港小學研加2學位 分流900跨境童 (2013-07-03)
幫處理學生會事務 港大:絕非干預自主 (2013-07-03)
E-APP接7.9萬申請 人均報2.92課程 (2013-07-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