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要想強,先民航。」德宏正在架設空中走廊
「當年,我是看着地圖選擇到瑞麗發展的。」來自台灣的瑞麗台麗集團老總詹茂勝先生對記者說。在瑞麗試驗區採訪,不少早年到此發展的商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區位。佔着「地利」之便,瑞麗有了許多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優勢。
變地緣優勢為經濟優勢、開放優勢,僅有「地利」是不夠的。事實上,德宏州和瑞麗試驗區正在通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地利」。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雲南報道
地緣優勢難複製
瑞麗試驗區的「地利」,在於其處於中華經濟區、東南亞經濟區、南亞經濟區交匯點的區位優勢不可複製。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期間,德宏州委副書記、瑞麗試驗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王俊強介紹,瑞麗口岸是緬甸通往雲南及中國的最大陸路口岸,其輻射印度洋的大通道地位,使得德宏成為中國與國外互通的便捷通道。
打開世界地圖不難看出,德宏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弄島、隴川章鳳、盈江那邦至緬甸八莫分別為116、92和93公里,從八莫港進入伊洛瓦底江航道,南行1307公里即可直達仰光港。盈江那邦口岸至緬北重鎮密支那92公里,再西行400多公里即可抵印度雷多。從瑞麗口岸出境,經緬甸臘戍、曼德勒、馬奎,行程約1000公里,即可直達仰光港、實兌港、吉大港、皎漂港等孟加拉灣國際港口,進入印度洋距離最短,無天然屏障,是中國向西南開放的最佳區位之一。
輻射「兩亞」大市場
「中國總理李克強出訪首站選擇了印度,兩國領導人共同倡議建設的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值得期待。」雲南省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君說,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直接相關地區除中國雲南省外,還包括孟加拉、緬甸,以及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邦等東北部,總覆蓋面積約165萬平方公里,覆蓋人口達4.4億。走廊佔據着有利的地緣地位,可直接輻射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幾個大市場。
「南亞地區市場潛力很大,加強與南亞的合作尤其必要。」雲南省社科院南亞研究所副所長楊思靈分析認為,南亞地區約有16億人口,其經濟進入了高增長時期,消費能力增強、勞動力素質提高且成本相對較低、開放水平也越來越高;更為重要的是,南亞市場與歐洲市場聯繫緊密,連接起了亞非歐三大洲。
因為有着獨特的區位,瑞麗試驗區無疑將承擔起這樣的角色:架起橋樑、充當紐帶,溝通東南亞、南亞兩大市場。
立體交通聯「兩亞」
勿庸諱言,交通基礎設施目前仍然是瑞麗試驗區最大的瓶頸。「雲南1999年起開始建設國際大通道,通過努力,東南亞大通道已具雛形,但南亞大通道建設還不如人意。」雲南省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君說。令人欣喜的是,雲南把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進入快車道。
目前,「着力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已被列為瑞麗試驗區建設的六大措施之一,其目標是:構建連接中緬的國際公路網、中緬通道鐵路樞紐網、區域性國內國際航空網、陸水聯運通道網、中緬雙向能源調節樞紐網,最終建成完善、快捷、高效的中緬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發展保障能力」。目前,瑞麗試驗區及德宏正重點推進三條大通道建設:昆明—瑞麗—緬甸曼德勒—緬甸皎漂陸路通道、昆明—章鳳—緬甸八莫沿伊洛瓦底江至緬甸仰光陸水聯運通道、昆明—芒市—盈江—緬甸密支那—印度雷多陸路通道。
高速公路 零的突破
「要想富,先修路。」目前還沒有一公里高速公路的德宏,不遠的將來可望實現零的突破:龍(陵)瑞(麗)高速預計2015年建成通車。
龍瑞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杭州至瑞麗公路(G56)的最後一段,是雲南省幹線公路「9210」骨架網、「7719」一般幹線公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發展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龍陵(龍山卡)到瑞麗(弄島)高速公路主線長128.4公里,接已建成通車的保龍高速公路,止於德宏州瑞麗市姐勒,路線主要位於保山市龍陵縣及德宏州芒市、瑞麗境內,概算投資為107.5億元。龍瑞高速是雲南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也是瑞麗試驗區建設的重點項目,對完善雲南連接「兩亞」、溝通「兩洋」、服務全國、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芒瑞大道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去年開工建設的芒瑞大道起於芒市,止於瑞麗莫里,全長76.57公里,將建成II級城市主幹道和城市快速路,連接起瑞麗試驗區的重要兩極。而瑞(麗)隴(川)高速公路已獲雲南省政府批准,有望於年內動工。「龍瑞高速、芒瑞大道及瑞隴高速一旦建成,將是對芒瑞隴一體化的強有力支撐。」相關人士說。
航空走廊 呼之欲出
6月27日,一架中國東航客機從芒市機場起飛,經1個多小時飛行抵達緬甸第二大的曼德勒國際機場。這是自2011年4月以來,芒市機場第五次獲國家口岸辦批准對外臨時開放,開通的芒市至緬甸曼德勒的國際航線。
在德宏,與「要想富先修路」對應的,還有「要想強先民航。」機場被看作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而航空運輸被看成是綜合交通的「黃金走廊」和「空中橋樑」。
芒市機場始建於1937年,1990年4月10日修復建成通航,2009年10月14日擴建工程竣工,停機坪由3個增至9個,並新增兩座登機廊橋,跑道可供波音737-800、空客A319等機型起降。目前,芒市機場開通了昆明、成都、上海、北京、廣州、西安及緬甸曼德勒等航線。今年首五月,起降航班3539架次、完成旅客?吐量347938人、貨郵吞吐量2151.019噸;預計今年起降7792架次、旅客吞吐量目標8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5472噸。年內還將開通南京航線並恢復麗江、版納航線,力爭10月升格為國際機場。
今年5月,瑞麗本土民營航空公司已獲民航西南管理局初審同意,經營範圍為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去年7月和9月,該公司向美國波音公司、西科斯基公司、灣流公司訂購飛機4架,未來5年,其機群規模將達30架。
大瑞鐵路 值得期待
雖然目前德宏州境內還沒有鐵路,但規劃中的大(理)瑞(麗)鐵路,值得期待。
大理至瑞麗鐵路設計全長330公里,其中保(山)瑞(麗)段196公里,線路設計時速為140公里,可開行12對列車,年貨物運輸量1200萬噸以上。大瑞鐵路保瑞段是中國中長期路網規劃中的重點項目,泛亞鐵路西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雲南「八入滇、四出境」鐵路網規劃中的重要出境通道之一。大瑞鐵路的建設,不僅有利於改善滇西地區交通條件,加快沿線州市資源開發,推動邊境地區脫貧致富,確保各族幹部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而且有利於完善區域路網佈局,構築中國通往印度洋周邊國家的陸路大通道,進一步提高沿邊對外開放水平。
油氣管道 多贏互惠
經過3年建設,總投資達25.4億美元,途經高山峻嶺、地震活躍帶、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跨越多條國際河流,從瑞麗入境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日前全面完工,今年底或明年初,一條並行的原油管道也將投入使用。
有專家指出,建設中緬油氣管道的意義,不僅在於有效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更在於與更多國家建立利益共同體,達成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多贏互惠。
緬甸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緬甸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十,每年生產原油4000多萬桶和天然氣80多億立方米,出口天然氣50多億立方米。中緬油氣管道投產後,輸送能力為原油2200萬噸/年,天然氣120億立方米/年,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部分進口原油可以經印度洋在緬甸西海岸馬德島上岸,向東北跨越緬甸全境,在瑞麗進入中國西南;產自緬甸近海的天然氣也將通過這條管道直達中國境內。
中緬油氣管道一方面可以通過管道運輸解決周邊國家的部分能源供應問題;另一方面,緬甸的天然氣開發有了穩固的市場,每年來自中國的支付都將是長期穩定的收入。從地區合作角度來講,中緬油氣管道將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對能源的供給需求通過油氣網絡結合得更加緊密,能源通道將各方利益綁在一起,有利於地區的共同發展。
呼籲:加快通道建設 勿失歷史機遇
「要把瑞麗試驗區的地緣優勢變為經濟優勢、開放優勢,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為緊迫。」雲南省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君此間對記者表示。在陳利君看來,瑞麗試驗區作為中國新一輪陸路開放的試驗示範區,首先要打開通道。
「在通道建設中,從運輸成本考慮首選鐵路。」陳利君舉例說,雲南的磷肥是緬甸及南亞地區最為需要的商品之一,但因運輸成本過高而抬升了價格,致出口量處於徘徊狀態。「中國與南亞的貿易額最高峰時的2011年達到了900多億美元,而擁有中國對緬最大陸路口岸的雲南,僅有10多億美元。」楊思靈則列舉了這樣一組數字。「交通不暢,不但可能喪失歷史機遇,還可能降低中國的影響力。」陳利君和楊思靈對此有着共同的看法。
「儘管雲南省和德宏州、瑞麗試驗區對國際大通道的建設十分重視和積極,從1999年起就將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作為雲南發展戰略強力推進,但僅靠省級層面和地方政府的努力遠遠不夠。尤其是公路、鐵路與緬甸等國家的對接,需要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上述專家為此呼籲:多渠道、多層面推進國際大通道建設,加快德宏乃至雲南的公路、鐵路網建設,勿失歷史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