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潘詩韻的劇本《房間》,近日終於中文首演了,算是完成了她的一樁心願。潘詩韻是青文書屋已故老闆羅志華紀念文集《活在書堆下》的編者,《房間》的寫作受2008年羅志華葬身書堆事件「啟發」,也就順理成章。
無以名狀的傷痛
從一開始,《房間》便令人好奇,創作人將會否/如何呈現塌書事件中最關鍵的一幕:羅志華置身空間狹窄的貨倉中,四周疊得滿滿的書本突然塌下,把羅志華活活埋葬。我猜這也是不少買票進場的觀眾的期望。然而,我認為如此「戲劇性」的事件,從一開始便難以呈現。首先,相對現實中震撼無比的塌書悲劇,任何戲劇再現都會被比下去,顯得蒼白無力,甚至虛假。
第二,對於不少羅志華的親友來說,羅志華給自己書店與出版的書本活埋這件事本身,便在在是個無以名狀的傷痛。呈現傷痛,也就不單是個藝術再現的美學問題,除了透過個別事件提煉出某些普世的意義與情感,《房間》的創作人更必須「直面」與事件相關人士(包括羅志華的親友,甚至潘詩韻自己)的集體創傷,至於能否從此走出陰霾,則是後話了。換言之,從一開始,《房間》的創作人便給了自己一個頭號難題。然而,我得說,就現在的整體表現來說,《房間》的創作人始終無功而還。
無法直面資本主義的荒漠
究其實,雖然《房間》的創作人最後安排了葬身書海的出版社總編青華「上身」人偶,跟劇中主角劉教授直接對話,但我得說,在大部分的時候,青華以及塌書事件卻始終只能以「缺席」的方式,籠罩著整個演出。青華的死亡以及塌書悲劇主導了劇情中所有人的命運,但它們卻像無以名狀的創傷一樣,有冤無路訴。這樣也解釋了為甚麼《房間》大量充斥著以劉教授為代表發出的知識份子囈語。這些囈語是如此長篇累贅,充滿著自怨自艾自戀自憐,卻鮮有正身直面血淋淋的現實。或許,面對無法言說的創傷,所有的說話都只能是蒼白無力與意義空洞的兜兜轉轉。
或許,劉教授的創傷/意義「短路」,正正源自知識分子對龐大的資本主義體系的無視或無從把握。事實上,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才是導致青華的「死亡意外」與出版業困境的真正主因。但劉教授卻把自己「誤認」是這一切的主因。可見劉教授的創傷/意義「短路」,其實源自更龐大的結構性意義「短路」,讓我們無法看清現實,做就無數的人間悲劇。就此而論,《房間》正是「短路」之作,創作人也就被迫無功而還。 ■文:小西
本欄隔周見報,由本地知名評論人小西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