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把長江的淡水江豚列為「極度瀕危」。海洋公園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長江江豚是中國其中一種珍稀的淡水哺乳動物,調查發現江豚數量近年大幅下降,長江幹流於1991年錄得2,550條江豚,2006年下跌至1,225條,去年更跌至506條,6年間大跌近60%,主因是過度捕魚及工程影響水質,專家料10年內長江幹流的江豚會完全消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今年7月把長江的淡水江豚列為「極度瀕危」,即瀕臨絕種的危機。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長江豚類生存面臨多個威脅,包括長江幹流及湖區周邊的工業發展、挖砂及航運活動等影響水質、大型涉水工程例如興建堤壩收窄江豚棲息地,以及過度及非法的漁業活動。他續稱,全球氣候變化是江豚的新威脅。
缺母乳餓死幼豚 繁育4胎僅1胎活
為保育江豚,內地設人工繁養區,但存活率僅25%。該人工繁養區現有3雄4雌江豚,於2005年首次出現繁育,但4胎僅1胎存活,1胎出生時已夭折,另外兩條幼豚分別因母豚過老未能分泌乳汁及誤食缸中油漆死亡,而缺乏母豚乳汁又不適應人工乳汁而死亡。郝玉江稱:「可能因為母豚產後需要較多營養,而我們不清楚,牠才太餓而食油漆致死,所以希望來港取經。」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早前與內地部門交流,分享保育海豚心得,期望內地能掌握人工授孕技術,增加存活率。海洋公園首席獸醫馬伯樂昨日表示,已與內地部門分享如何透過超聲波診斷及監控海豚懷孕的技術、健康評估及治療等的臨床經驗,期望將技術帶給內地,以幫助極度瀕危的長江江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