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克強昨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暫免徵收部分小微企稅收。資料圖片
——內地每年減免300億稅額 料提振數千萬人就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鎏 北京報道)內地經濟今年以來增速放緩、製造業整體低迷,7月滙豐PMI初值47.7,為11個月以來最低值。在此關鍵時刻,國務院昨日出台減稅新政,從今年8月1日起,暫免徵收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每年約有300億元稅額減免,此舉將惠及內地600萬小微企業,提振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權威人士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小微企業減稅新政是國務院「穩增長、保就業」政策中的一項,對中小企業、製造業的政策傾斜,內地還將會視乎情況、時機推出新舉措。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認為,當前內地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揮調結構、促改革對穩增長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發展後勁和內生動力。要在營造公平開放便利的市場環境上多下功夫,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多想辦法,在加強薄弱環節建設上加大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釋放改革紅利,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月銷售額低於2萬免兩類稅
李克強在會上指出,小微企業數量眾多,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不斷擴大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會議決定,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財政資金,緩解財政收支矛盾,按照公平稅負原則,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並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這將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收政策,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係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
會議還研究確定了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的措施。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貿環境複雜嚴峻,進出口增速均明顯放緩。要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貿易便利化助穩出口
會議指出,一是制定便利通關辦法,抓緊出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國口岸實行。
二是整頓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收費,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暫免出口商品法定檢驗費用。減少法檢商品種類,原則上工業製成品不再實行出口法檢。抓緊研究法定檢驗體制改革方案。
三是鼓勵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企業及項目加大支持力度,發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擴大保險規模。
四是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民營企業出口提供融資、通關、退稅等服務。創造條件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逐步擴大服務進口。
五是積極擴大商品進口,增加進口貼息資金規模。完善多種貿易方式,促進邊境貿易。
六是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