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琣a主席李兆基早前捐地予政府興建資助房屋被拒,有傳媒報道李兆基計劃與房協合作,並在初步接觸後修改捐地計劃細節,包括願意先掏腰包補地價及建築費,房協只作為代理人,協助出售建成後的資助房屋。報道指李兆基引述房協指出,擔心會否要承擔費用,以及出售時會否有虧蝕;又認為日後售價不能太便宜,否則會對政府推售公屋及居屋有所影響。房協昨日回應指,雙方正商討有關計劃。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擁有土地業權持有人願意捐出閒置土地,興建資助房屋予首次置業者,可有助紓緩本港的住屋問題,又認為李兆基改變捐地細節將有助「成事」,「不論由政府或房協興建都一樣,要與其他資助房屋政策有連貫性,難以將受惠對象只限定於年輕人。」
可待單位出售時補價
至於補地價方面,鍾劍華認為是必須的,但當局可考慮出售單位時才收取補地價費用。他又指出,自從政府於1978年推售第1期居屋單位到近日出售剩餘單位,定價某程度上都與市價掛u,「由落實到興建及發售,相信至少都要5至6年時間,好難現時便指定一個價格。」他認為,建築費由哪方承擔,反而不是重點,「房協目前有200億元現金,亦絕對有能力承擔。」
雖然李兆基改變了捐地形式,但鍾劍華指出,李兆基在新界擁有太多地皮,多年來都是基於補地價及更改用途問題而未曾發展,一旦因捐地而加快審批程度,難免會被人懷疑此舉只是「拋磚引玉」的招數。他指出,未來可能亦會有其他人捐出土地,建議當局應討論如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