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早前轟動社會的現代書院在文憑試中文科校本評核集體抄襲事件,23位涉事考生均須取消中文科成績,其中7人早前提覆核上訴,考評局昨日交待有關結果。局方指,取消有關學生整科成績是合理做法,但考慮到現時校本評核處理抄襲時罰則不一的「漏洞」,是次被考評局發現、3宗共26名考生的抄襲處分,亦只能「減刑」,由取消整科成績,改為取消約佔全科二成的校本評核部分成績。有教育界人士同意考評局的最新做法能將抄襲學生一視同仁,較為公平,但也有人認為局方「轉軚」,或會予犯錯考生認為自己正確的感覺。
第二屆文憑試共有3宗作弊個案,除現代書院的23位考生於中文科校本評核集體作弊外,另有1人在通識科、2人在歷史科違規,全部被予以「極刑」,即取消該科成績。現代書院隨後解畫表示,該中文科教師有做把關工作,並把3份已發現為抄襲的校本評核評為0分上呈,而該3位考生並無其他懲罰;另部分抄襲學生不肯重做,故照樣上呈,終被考評局揭發而取消成該科成績。其後,7位來自該校的作弊考生,在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的幫助下提出上訴,表示自己雖有抄襲,但事件中涉及教師誤導。
統一抄襲罰則 同惠無上訴者
結果,經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議決後,考慮到現代書院有3位學生同樣有抄襲行為,但只於校本評核部分獲評0分,為統一抄襲罰則,決定對7位上訴考生「減刑」,由取消中文科成績,改為只取消中文科校本評核成績。而其他未有上訴但屬同一處境的考生,考評局亦會主動「減刑」,即今年26位涉抄襲生都免受「極刑」,包括無上訴者亦因此「受惠」。
僅按公平原則 將檢現行規則
考評局公開考試署理總監李王鍏強調,學術誠信非常重要,「考生必須承擔抄襲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將責任推卸於教師身上」。她表示,今次個案涉及大篇幅的抄襲,證據確鑿,以違規的嚴重程度而言,「取消全科成績的處罰恰當」,而今次「減刑」只是基於「公平原則」。考評局早前亦已會見涉事教師,對方承認處理校本評核上並非完全妥善,當局並會繼續跟進現代書院的問題。
她又指,考評局並將會檢視現有校本評核規則和違規處理方法,若有更改會盡快通知學校及考生,但未有回應往年抄襲的處分案例,也無具體明言將作何種改善。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及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均表示,考評局決定把對抄襲考生的處分做到一視同仁是好事,認為這比較公平,也認為這次「減刑」不會縱容抄襲風氣,「因為畢竟都要取消一部分成績,對考生而言影響很大」。
關注社:「轉軚」或令學生誤解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則認為,考評局這次「轉軚」、不堅持自己一開始的罰則,可能會令抄襲考生以為自己的錯誤不大,「而且兩種處分落差很大,一些意志不夠堅定的學生,可能會覺得『除笨有精』,將來或會冒險作弊」。他認為,考評局應於新學年開始前釐清處理抄襲的立場,並盡快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