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劉香成:細節中的影像中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13年8月,一場名為「中國夢,三十年」的攝影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拉開了帷幕。展出的115幅珍貴圖片作品記錄了從1976年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中國人身上發生的細微變化。它們的拍攝者就是著名攝影家劉香成。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潘恆、實習記者柯譯然(上海報道) 攝:潘恆

 劉香成最近為人所知的作品是替《時尚先生》雜誌拍攝的作家郭敬明肖像,他被人打趣成「把郭敬明拍得比東方明珠塔還高」的攝影師。可事實上,他是目前唯一一個獲得普利策現場新聞攝影獎的華人,他拍攝的「毛以後的中國」,曾深刻影響了近三十年的中國新聞攝影界。

「24歲時,我要去中國」

 展覽首日,劉香成來到上海與讀者交流。這位從阿富汗、巴基斯坦戰火中走出來的攝影記者,卻給人以強烈的反差。他兩鬢花白,一襲白衣,說話語速很慢,對在場的每個人都彬彬有禮、照顧周全。正如著名攝影批評人姜緯評論劉的照片「用一種安靜的品質看中國」,劉本人也給人一種安靜、謙和、篤定的感覺。

 劉香成最為人稱道的是一張「戈爾巴喬夫扔稿子」的照片。在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解體扔講稿的一刻,劉摁下快門,這張歷史性的照片使他獲得了1992年普利策現場新聞攝影獎。而作為首位被允許進入中國拍攝的外籍攝影記者,八十年代初所有西方關於中國的發稿圖片,百分之六十都出自他手。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姚偉甚至對他說:「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專業?」

 在現場,劉香成分享了自己的經驗。1951年出生在香港,幼年回福州生活,60年代初回香港,後又去了美國,不同的文化語境中他發現了不同版本的中國。他看大量漢學家的著作,找外國人寫的中國遊記,他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述,這讓他對中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24歲時,我見《美聯社》總裁,他問我這輩子想做什麼?我說我想去中國。」

 1976年,毛澤東去世,劉香成從巴黎趕到廣州,準備前往北京去拍攝毛澤東的追悼儀式,但在廣州被攔截了下來。他被迫開始把鏡頭對準了廣州的普通面孔,發現鏡頭下人們的神態和1969年完全不同了。「他們的身體語言表明他們放鬆了,階級仇恨減弱了,他們把包袱放下來了。」劉香成回憶道。

「中國不是你所想的這個樣子」

 十八年《美聯社》殘酷的新聞訓練,讓他時刻保持在新聞的熱度之中。「每天都在焦灼中,當天的工作成果馬上就能看出和其他通訊社的差距。」劉香成說,當他選擇拍中國最窮的地方貴州六盤水時,他一定會放到更大的一個框架裡來看,他要為編輯能選用這張照片提供理由。「所以我就會想到去拍溫州,拿中國最富的地方做對比。」這是通訊社帶給一個記者的特殊體驗。

 劉香成鏡頭下的中國,最明顯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人。「我要去看中國人怎麼愛、怎麼工作、見面時有怎樣的肢體語言,要從最小細節的積累中表達出我眼中的中國。」

 文藝策展人凱倫認為,劉的攝影抓住了人共通的經驗和生活習慣的變化,這些組在一起就是社會的大變化,劉的圖片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上海作家孫甘露說,劉香成的照片所記錄下的中國30年變化的複雜性,任何西方理論都解釋不了。

 劉香成自己則說,雖然堅持拍攝中國三十年,但直到現在他仍會陷入一種矛盾與困境。他發現,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都是片面不客觀的,劉香成常常要和他們解釋,「中國不是你所想的這個樣子」。

相關新聞
劉香成:細節中的影像中國 (圖)
劉香成談中國夢 (圖)
藝訊:首屆中國國際馬戲節進入倒計時 (圖)
藝訊:首屆中國—東盟藝術雙年展將於10月開展
歷史與空間:紅樓夢人物雜談——茗煙鬧學談 (圖)
心靈驛站:寂寞美書籤 (圖)
豆棚閒話:「正能量」與道德滑坡
生活點滴:清 歡 (圖)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為誰洗澡? (圖)
琴台客聚:陳冠中這個記者 (圖)
翠袖乾坤:體 罰
海闊天空:巴塞羅那印象 (圖)
生活語絲:台北看《青蛇》
思旋天地:股海浮沉要清醒
淑梅足跡:理直氣要柔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