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6月10日深夜至11日凌晨,廣州民國時期歷史建築金陵台和妙高台的部分建築被兩輛挖掘機悄然鏟平。網上圖片
——強拆肆虐存廢看錢 百年建築晚景淒涼
廣州古名「楚庭」,始建於公元前214年,距今已逾2000年。在這座千年古城裡,本應歷朝歷代蹤跡遺留處處,但實際上,除了光塔、六榕寺、光孝寺、五仙觀、陳家祠、鎮海樓這些大名鼎鼎的建築外,廣州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築寥寥無幾,大多數的文物建築與歷史建築,常常身陷保護與拆遷的漫長拉鋸戰中。更多時候,拆舊的一方總強勢的佔據上風。所以,多年來,一片又一片的歷史建築倒在挖掘機掀起的塵埃中。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顧一丹、趙鵬飛 廣州報道
提起位於廣州越秀區的大小馬書院群,老廣州們仍然憤懣難耐,痛惜不已。
作為晚清時期唯一通商口岸,彼時的廣州洋行林立,社會繁盛。據《越秀古書院概觀》記載,當時中山五路以南,西湖路以北的大馬站、小馬站、流水井這三條街道,雲集了三個學宮,五所省級書院,一所府級書院,兩所縣級書院,以及數以百計的民間宗族書院,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無可比擬。即使經歷百年,仍然留存的大小馬站書院群頗具氣勢,依稀可見當年繁盛氣象。
書院凋零陳舊失修
2012年,為了能在方興正艾的開發建設者手下救出這一片僅剩的書院群,部分廣州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保護議案,得到市人大主席團的重視,而多位學者和民間人士也為此奔波。但這一切的努力,終究還是敵不過開發商的利益。
日前,記者到訪書院群,發現除了幾道新修建的木質牌坊上題寫著某某書院外,當年那片萬千南粵學子的理想之地,早已湮沒在雜亂無章的街巷之中。記者輾轉找到唯一留存較為完整的「廬江書院」,雖陳舊失修,但古韻猶在。然而書院門口天井裡的小亭子,被附近居民用橫桿支起來作晾衣服之用。而大小馬站書院原址,已是一個空置了十餘年的工地,外地人若來此絕對不會聯想出這裡曾經遍地書香。
東山洋樓復建無期
在廣州,被拆的豈止是書院群。最具「民國範」的東山新河浦一帶洋樓群,也幾乎被開發商夷平。
東山洋樓即昔日歸僑們在東山梅花村、新河浦、恤孤院路和寺貝通津一帶興建的仿西洋別墅,有400多幢,不僅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等中共領導人曾住過,「中共三大」會址也留存於此,因而被列入廣州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正午時分,記者漫步新河浦一帶,只見古樹影斑駁,清水紅磚、羅馬廊柱的獨門庭院,一棟接著一棟。可是就在「中共三大」會址西南面,一大塊空地宛若傷疤一樣橫在那裡。街坊告訴記者,4年前經過政府批准,地產商手握批文、掄起大錘,把附近的約10棟小洋樓拆毀了。「還好當時十多個文保專家聯名上書廣州市委書記,才從挖掘機下救出了其他的洋樓。」政府當時承諾復建小洋樓,但至今毫無動靜,空地如今成為荒草及膝的停車場。
記者巡城發現,就連代表老廣州的西關一帶,也很難看到一處完好的西關大屋。而騎樓恩寧路、上下九的騎樓,更是被拆遷改造的支離破碎,難見昔日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