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筆走絲路:張騫.阿姆河.中國「土庫曼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04]     我要評論

本報記者 尹樹廣

 習近平主席此次中亞四國和兩次峰會之行,首站為土庫曼斯坦,並非偶然。一是現實原因,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未來幾年對華輸氣量將達到650億立方米;二有歷史原因,中土歷史交往悠久,可上溯到漢武帝時期,而且在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更有「土庫曼人」─撒拉族。

 1978年文革剛剛結束,上中學的我買到過一本小冊子《張騫出使西域》。小書圖文並茂,講述了大探險家張騫歷盡千難萬險,為擊敗匈奴人兩次到西域尋找軍事盟友的故事,我第一次聽說阿姆河的名字。書中寫道,張騫及使團飢寒交迫之際,眼前突然出現一條浩浩蕩蕩的大河,令他們喜出望外,原來這就是阿姆河。這本小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西域。因此,當我1995年驅車路過阿姆河時,心情無比激動。

 張騫出使西域主要是軍事目的。當時,強悍的匈奴人威脅到西漢王朝安全,漢武帝遂決定在西域(包括今新疆和中亞地區)尋找軍事盟友,主要是烏孫(今哈薩克斯坦)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等強大的遊牧部落。張騫出使的目的雖未達到,但卻成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極大促進了中國與西域各民族間經濟、特別是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苜蓿、胡琴、胡桃和石榴等傳到中原,中原的茶葉等也被帶到中亞。

 往事越千年。張騫之後,班超和甘英等歷代旅行家踏上西域之途。可以說,張騫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探險家和拓荒者,一千多年後的馬可波羅,再後來的德國人李希霍芬(絲綢之路之名的發明者)均是他的學生。

 大學時代,一部曾遭蘇聯官方批判的文學作品《第四十一個》,讓我對中亞更加心馳神往。作品背景是十月革命後的國內戰爭,一隊紅軍戰士押送一隊白匪軍(反布爾什維克政權)行走在卡拉庫姆沙漠(今土庫曼斯坦),最後在鹹海航行的押運船被風暴打沉,兩個原屬兩個階級的紅軍女戰士與白匪軍軍官漂流到一個荒島,瀕死的絕境喚醒了他們最原始的情感—愛情。當然,故事的結尾是凄婉的悲劇。當白匪軍官下意識地向駛來的救援船狂奔時,他的愛人卻下意識地舉起槍,將自己的愛人射殺在水中,他成為她消滅的第四十一個「階級敵人」。這部作品曾對無數年輕的心產生過強烈震撼。於是,卡拉庫姆河、鹹海……讓我記住了土庫曼的名字。

 時光到了1994年,蘇聯解體了,土庫曼斯坦成為獨立國家。戲劇性的地緣政治裂變使我有機會在中亞工作,張騫、絲綢之路、卡拉庫姆沙漠、「第四十一個」,所有的一切彷彿重新復活在我的腦海中。不僅如此,我有關中亞的知識又豐富了,中國也有「土庫曼人」便是收穫之一。在阿什哈巴德採訪時,當地朋友告訴我,境外21個國家生活著土僑民,主要分布在俄、中亞五國、兩伊、阿富汗和土耳其等國,中國的土庫曼人(指撒拉族)有10萬多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著名西域史學家魏良弢曾對我說,中國的撒拉族是元朝時期,從裡海沿岸輾轉到我國西北的,他們的長相、風俗、語言、服飾等幾乎與土庫曼人一模一樣。其實,土庫曼斯坦只是中國撒拉族的祖居地,他們並非是真正意義的土國僑民。

 滄海桑田,命運弄人。中土交往的這段神奇佳話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讓歷史學者激動不已!

相關新聞
中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圖)
筆走絲路:張騫.阿姆河.中國「土庫曼人」
外媒:習「兩會四國行」 勢擴影響力
花絮:甫抵土國 鹽麵包迎客 (圖)
新聞鏈接:土庫曼斯坦:資源豐富 (圖)
G20創新競爭力 中國列第八
李克強:勿讓南海爭議損大局 (圖)
專家解讀:用「組合拳」維護南海權益
特寫:克強釋善意 贏七次掌聲
有信心年內經濟增7.5%
東博會十周年 廣西節儉舉辦
李克強五項合作倡議
粵300黨政「一把手」齊上廉政課 (圖)
新聞連接:洩密斂財 李啟紅鋃鐺入獄 (圖)
蔣潔敏免職 張毅暫掌國資委 (圖)
劉志軍心腹 受賄4700萬 (圖)
內蒙古原政法委副書記貪污案開審 (圖)
官媒:「大V」標籤非違法擋箭牌 (圖)
最高檢4人免職 係正常退休
許其亮:加快北斗系統覆蓋全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