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雖然房委會設定公屋申請人平均輪候3年上樓的目標,但自2005年設立配額及計分制後,非長者單身人士「3年上樓」幾乎不可能。鑑於較年長單身人士向上流動較為困難,長策會建議增加配額,並向45歲以上公屋申請者加分,以加快他們獲配公屋的時間,其後亦逐步擴至35歲人士。長策會又建議房委會可探討在現有公共屋h內興建專為單身人士而設的公屋大廈。
難向上流 加分助早上樓
面對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宗數不斷增加,房委會於2005年實施配額及計分制,將有關人士的公屋單位分配數目為總數的8%,並以每年2,000個單位為上限,同時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的目標亦不適用。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約有115,600宗非長者一人申請個案,迫近118,700宗家庭和長者戶的一般申請個案。
長策會在諮詢文件中提出,由於35歲的申請者向上流動的能力或相對有限,而且較難以自己的能力改善生活環境,長策會建議改善配額及計分制,同時提出向年逾45歲申請者加分,以增加他們較早獲配公屋的機會,再逐步擴至40歲、以至35歲。長策會又稱,明白有關措施會減少分配予家庭和長者申請人的公屋單位數目,但相信隨著未來公屋供應持續增加,有關影響長遠可逐漸減退。
地積比低屋h 倡建單身公屋
除了優化配額及計分制,長策會亦建議房委會探討在現有公共屋h內,例如地積比率相對較低而基建設施充足的屋h,興建專為單身人士而設的公屋大廈。消息人士表示,有關屋h一定要先符合規劃要求,包括並未用盡地積比的屋h。房委會已檢視過現有屋h,但現階段不會公開屋h數量和名稱。
消息人士亦稱,興建「單幢式」公屋時亦會符合社區訴求,若過程涉及拆除社區設施,當局一要會作出補償,例如拆除社區中心,會於新建樓宇的1樓至2樓重置,3樓以上方作住宅用途。消息人士又指,現時亦有同類型的「單幢式」長者公屋大廈,相信「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