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房屋和土地問題是今屆特區政府的重中之重,但找地時也遇到許多問題。在昨日最新出版的《東周刊》刊出特首梁振英的專訪中,梁振英強調,自己十分重視「居者有其屋」概念,相信過去1年的土地開發工作中制定的短中長期政策,可以應付30年後人口和住戶增長的需要,相當於開發出3個新市鎮,又強調自己需要時間,通過工作成績去贏取市民信任,「做任何政治委任工作,都要抱著打不死精神,迎難而上」。
「抱打不死精神迎難而上」
新界東北計劃是特區政府目前最大的土地開發計劃,但面對當區部分居民的反對聲音。梁振英在《東周刊》的專訪中指出,新界東北是很大型的發展計劃,近年沒這麼大規模的收地建新市鎮,「經過我們做工夫,之前話我們要搞個『深圳富豪後花園』,割地賣港,這論調不再存在喇」,現在剩下賠償問題和農民要求不遷不拆,「我認為賠償額度是合理的,(他們)又提出希望有政府農地給他們復耕」。
梁振英極有信心地表示,若今日有四五歲的小朋友問自己,到其30多歲結婚生仔時,有否足夠土地起樓給他和家人住時,「我可以答他:『我已經有咁麰p劃,可以應付30年後人口和住戶增長的需要,每10年有個新市鎮』」。
短中長期措施 涵蓋未來30年土地需要
他解釋,過去1年來,土地開發工作上了軌道,短期措施包括更改土地用途、增加密度;中期的是新界東北、東涌發展,10年後會有第一座樓落成;長期的需要移山填海,如大嶼山東面的大型填海計劃。「三者加起來可涵蓋未來30年的土地需要,這些工程早一日做,就可早一日滿足市民的需要。」
過去,有人聲稱特區政府與地產發展商「結構性官商勾結」,梁振英坦言,「今日已無人指政府跟地產商官商勾結」,「經過幾輪『辣招』出台,同時增加土地供應,大家可見我們是慎重的,而且做出一定成績,過去有的一種不信任,現在已經不存在」。
經濟見好苗頭 「用好國家給我們的政策」
就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他認為,現時經濟增長見到很好的苗頭,尤其是內地,故有需要「用好國家給我們的政策,用好國家的發展勢頭,我是樂觀的,香港的經濟實力仍然非常好」。
梁振英在訪問中,又不認同所謂「香港社會分化」的說法,「現在社會的意見越來越多元化,但不會用分化來形容」,強調過去港人與內地存在的「隔離心態」已經在減少了,「畢竟拿著以前殖民地旗幟的,只是少數人,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在內地發展事業或定居」。
從行會召集人到行政長官,梁振英形容,自己的角色有大變化,但心態是一樣,都是幫香港做事。以前做行會召集人是提意見;現在帶領整個班子和公務員,聽了意見後要拍板做決定。「在政府做決策,不只是經濟上的考慮,而是為整體社會、長遠利益,不能只睇眼前,亦不能只睇局部。」
|